科学家们对“塔比星”了解越多,这个奇异的天体就越神秘。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行星猎手开普勒太空望远镜的最新分析观测显示,恒星KIC 8462852——其偶尔发生的、剧烈的亮度下降仍然让天文学家们挠头——在过去几年中整体亮度也在变暗。
加州理工学院帕萨迪纳分校的研究主要作者本·蒙特在声明中说:“KIC 8462852的稳定亮度变化非常惊人。” [寻找智能外星生命的13种方法]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 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有关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蒙特补充说:“我们四年来的高精度测量表明,这颗恒星确实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暗。” “这种类型的恒星缓慢地褪色多年是前所未有的,我们在开普勒数据中没有看到任何其他类似的情况。”
KIC 8462852去年九月成为头条新闻,当时由耶鲁大学的塔贝莎·博亚吉安领导的天文学家团队宣布,这颗恒星在过去几年中亮度急剧下降了几次——其中一次,降幅高达惊人的 22%。
这些亮度下降幅度太大,不可能是由绕轨道运行的行星引起的,因此科学家开始提出其他解释。 例如,可能是一颗行星或一个彗星群解体,随之而来的尘埃和碎片云周期性地阻挡了恒星的光线。 或者,可能是恒星和地球之间深空中某些未知的物体导致了亮度变暗。
亮度下降甚至与智能文明建造的巨型能量收集结构相符——尽管研究人员一直热衷于强调这种“外星巨型结构”情景相当不可能。
2016 年 1 月,当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的天文学家布拉德利·谢弗报告称,KIC 8462852 似乎也整体亮度变暗了 14% 时,这种怪异现象更加严重,时间范围为 1890 年至 1989 年之间。
这个结论是基于谢弗对夜空的摄影底片的分析,这些底片设法捕捉到了塔比星,它距离地球约 1,500 光年。 然而,一些其他天文学家质疑这种解释,他们认为,在那段时间内用于拍摄天空的仪器的差异可能是造成明显的长期亮度变暗的原因。
因此,蒙特和华盛顿卡内基科学研究所天文台的共同作者约书亚·西蒙决定仔细搜索开普勒数据,寻找谢弗发现的趋势的任何迹象。 他们发现的不仅仅是一个暗示。
开普勒从 2009 年到 2013 年观测了 KIC 8462852 以及大约 150,000 颗其他恒星。 蒙特和西蒙发现,在这段时间的前三年,KIC 8462852 的亮度降低了近 1%。 在接下来的六个月里,这颗恒星的亮度下降了惊人的 2%,并在观测期的最后六个月保持水平。(开普勒此后已转向一项名为 K2 的新任务,在此期间,该望远镜正在更有限的基础上寻找系外行星并执行各种其他观测。)
西蒙在同一份声明中说:“这颗恒星因其偶发性的亮度变暗事件而早已完全独一无二。” “但是现在我们看到它还有其他同样奇怪的特征,既有近三年的缓慢变暗,然后又突然更快地变暗。”
蒙特和西蒙表示,他们不知道塔比星怪异行为背后的原因,但他们希望他们的研究结果(已被《天体物理学杂志》接受发表)最终能帮助破解这个谜团。
蒙特说:“要为一个恒星做出三种以前从未见过的不同行为的合理解释,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但这些观察将为解决 KIC 8462852 之谜提供重要的线索。”
版权所有 2016 年 SPACE.com,Purch 公司旗下。 保留所有权利。 未经许可,不得发布、广播、重写或重新分发此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