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身长 13 米、体重超过一吨的蟒蛇表亲的化石遗骸代表了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蛇。这种生物被称为塞雷洪泰坦蟒,生活在大约 6000 万年前的新热带雨林中,即今天的哥伦比亚东北部地区。根据从一个露天煤矿中发现的脊椎骨进行鉴定,据信泰坦蟒以鳄鱼和其他生物为食。
除了扩大已知蛇类生物学的范围外,这种古老的蛇还包含了原始雨林气候的线索。由于蛇和其他爬行动物是“冷血”动物,或者说是变温动物,它们的体温以及生命过程都依赖于周围空气的温度。空气越温暖,它们就能长得越大。
科学家们计算出,为了达到它庞大的体型(比现代纪录保持者网纹蟒大了近三米),泰坦蟒必须生活在年平均气温至少为 30 至 34 摄氏度(86 至 93 华氏度)的环境中,这比今天典型的热带天气预报 24 至 26 摄氏度要热得多。
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将有助于确保有关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一些气候模型预测,赤道地区相对免受地球自然“温室”阶段的影响,但来自泰坦蟒的证据表明,在这些事件期间,已经很热的地方实际上变得更热。事实上,在泰坦蟒统治之后不久,热带温度可能已经上升到足以导致大范围与高温相关的死亡,尽管研究人员尚未找到此类酷热事件影响的经验证据。该研究结果发表在 2 月 5 日的《自然》杂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