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低温器官捐赠有望保存数天

科学家使用新方法将可存活的大鼠肝脏保存三天

加入我们的科学爱好者社区!

2013年,美国约进行了6400例肝移植手术,但需求远远超过供应:目前有超过15000名患者在等待名单上。 使供应短缺雪上加霜的是,肝脏到达目的地的时间窗口很小。 这些器官只能保鲜12小时,在此期间,它们被保存在冰上和冷藏液中。 这是因为冷冻它们是不可行的——这个过程会产生冰晶,在解冻时会切开细胞。

在哈佛医学院,研究人员正在摒弃传统的储存技术,转而采用一种可以延长肝脏和其他器官保质期的方法。 在7月份发表在《自然医学》杂志上的研究结果中,他们报告称,他们将可存活的大鼠肝脏保存了整整三天。

为了将器官保存如此之久,该团队使用一台专用机器在器官细胞周围建立了一个化学缓冲带。 该缓冲带保护细胞膜免受冰的威胁。 然后,该团队将肝脏缓慢冷却至零下6摄氏度,但实际上并没有冷冻它们——而是“超冷却”它们。


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 通过购买订阅,您将有助于确保未来能够继续产出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思想的具有影响力的报道。


在实验中,六只大鼠接受了超低温冷藏三天的肝脏,每只大鼠都存活了三个月(此时实验结束,它们被实施了安乐死)。 正如预期的那样,接受在冰上保存三天的肝脏的大鼠全部死亡。 然而,超低温冷藏方法无法无限期地发挥作用:只有约60%接受冷藏四天肝脏的大鼠在研究期间设法存活下来。 接下来,该团队计划用猪和人类测试该方法。

作者表示,这种方法的成功可能会扩大器官移植的范围,从而为更多患者提供机会。 在美国,国家肝脏分配图目前远非平等。 例如,居住在交通繁忙的危险区域(如容易发生交通事故的高速公路附近)的患者更有机会获得可用的肝脏。

参与肝脏实验的哈佛医学院外科助理教授科尔库特·乌伊根表示,未来,超低温冷藏也可能支持器官芯片的研究。 器官芯片是实验室培养的人类细胞集合,旨在模拟人体内的器官。 它们是研究我们器官如何运作以及如何对各种药物作出反应的一种备受期待的方式。 超低温冷藏将使它们从制造实验室运送到研究人员手中变得更加实际。 目前,将移植器官送到患者手中仍然是首要重点。 所有器官的等待名单已攀升至122,000人以上。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