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广泛视为对抗肥胖和糖尿病的人造甜味剂,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正在加剧这些疾病的全球流行。
根据本周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项研究(J. Suez et al. Nature http://dx.doi.org/10.1038/nature13793; 2014),糖精等糖替代品可能通过作用于人体肠道中的细菌来加重这些代谢紊乱。此前有较小的研究声称,人造甜味剂的使用与代谢紊乱的发生之间存在关联。这是第一项表明甜味剂可能正在加剧代谢疾病,并且这可能通过肠道微生物群(人类肠道中多样的细菌群落)发生的研究。“这与直觉相反——没有人预料到它,因为他们从未想到要研究它,”纽约大学的微生物学家马丁·布拉泽说。
这些发现可能会给食品行业带来麻烦。根据马萨诸塞州韦尔斯利的市场研究公司BCC Research的数据,人造甜味剂市场正在蓬勃发展。监管机构,包括跟踪食品添加剂(包括人造甜味剂)安全性的机构,尚未发现其与代谢紊乱的联系。为了回应最新的发现,意大利帕尔马的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发言人斯蒂芬·帕加尼表示,与所有新数据一样,该机构“将在适当时候决定是否应将这些数据提交给专家小组进行审查”。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 订阅来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通过购买订阅,您将有助于确保有关塑造当今世界的新发现和想法的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由以色列雷霍沃特魏茨曼科学研究所的埃兰·埃利纳夫领导的一个团队给小鼠喂食各种甜味剂——糖精、三氯蔗糖和阿斯巴甜——发现11周后,这些动物表现出葡萄糖不耐受,这是代谢紊乱倾向的标志。
为了模拟患有这些疾病的不同风险的人的真实情况,该团队给一些小鼠喂食正常饮食,另一些小鼠喂食高脂肪饮食,并在它们的水中加入葡萄糖或葡萄糖和其中一种甜味剂糖精。与仅喂食葡萄糖的小鼠相比,喂食糖精的小鼠出现明显的葡萄糖不耐受。但是,当给动物服用抗生素以杀死它们的肠道细菌时,葡萄糖不耐受被阻止了。当研究人员将葡萄糖不耐受的喂食糖精的小鼠的粪便移植到经过培育的无菌肠道的小鼠肠道中时,这些小鼠也变得葡萄糖不耐受,这表明糖精正在导致微生物群变得不健康。
埃利纳夫的团队还使用了以色列正在进行的一项临床营养研究的数据,该研究招募了近 400 人。研究人员注意到,代谢紊乱的临床迹象(例如体重增加或葡萄糖代谢效率降低)与人造甜味剂的摄入之间存在相关性。
但“这有点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埃利纳夫说。“如果你体重增加,你更有可能转向减肥食品。这并不一定意味着减肥食品导致你体重增加。”
因此,他的团队招募了七名通常不使用人造甜味剂的精瘦健康的志愿者,进行了一项小型前瞻性研究。受试者在一周内食用了最大可接受剂量的人造甜味剂。四人变得葡萄糖不耐受,他们的肠道微生物群向已知与代谢疾病易感性相关的平衡转变,但其他三人似乎对糖精的影响具有抵抗力。“这突出了个性化营养的重要性——并非每个人都一样,”埃利纳夫说。
他尚未提出人造甜味剂对微生物群作用的机制。但是,布拉泽说,了解这些化合物如何在肠道中的某些物种上起作用可能会“启发我们开发新的代谢疾病治疗方法”。
EFSA饮食产品、营养和过敏小组的营养学家兼副主席约兰达·桑斯表示,现在下定论还为时过早。她指出,代谢紊乱有很多原因,而且这项研究规模很小。
本文经许可转载,并于2014年9月17日首次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