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支持科学新闻业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业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将帮助确保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大约5500万年前,在古新世时期,地球进入了一个全球变暖时期,这个时期持续了10万年,最终导致气温升高了13华氏度。科学家们提出,引发这一事件的原因是从海底释放出大量的冰冻甲烷——一种温室气体。然而,问题在于,观测结果未能找到证据表明,在这种情况下甲烷进入大气层后,会产生预测中的二氧化碳。为此,今天在旧金山举行的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秋季会议上提出的研究结果提供了新的见解。
此前,研究人员认为,在这种事件中释放的所有甲烷都会转化为二氧化碳。但美国宇航局戈达德空间研究所的加文·施密特和他的同事们使用计算机模拟来模拟古代气候,结果表明,事实上,被认为能将甲烷转化为二氧化碳的大气分子会迅速耗尽。然后,过量的甲烷会在大气中停留数百年,并使环境变暖。“十年的甲烷只是昙花一现,但数百年的大气甲烷足以使大气变暖,融化海洋中的冰,并改变整个气候系统,”施密特评论道。“所以我们可能已经解决了一个难题。”
根据施密特的说法,这项研究结果也对理解当前的温室效应变暖具有启示。“如果你想考虑减少未来的气候变化,你还必须意识到除二氧化碳以外的其他温室气体,如甲烷和氯氟烃,”他断言。“这提供了一个更全面的视角,而且在短期内,减少大气中的甲烷可能比减少二氧化碳更具成本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