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和化学性质决定了蝉翼如何防水和杀菌

一项新的分析过程揭示了化学物质如何影响昆虫翅膀的纳米结构

蝉翼防水并杀死微生物。

Charles Floyd Alamy

加入我们的科学爱好者社区!

大自然经常启发工程学。例如,蝉翼以其防水和抗菌特性长期以来吸引着研究人员,这些特性在人造产品中复制将非常有用。但之前的研究涉及完全去除翅膀表面的化学物质,有时会损坏翅膀,并对这些化学物质如何与翅膀的结构协同工作给出不完整的 picture。新的研究逐层调查覆盖蝉翼的物质,揭示了形貌和化学性质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

研究人员分析了两种蝉物种,它们的翅膀上都有一种高度有序的微小锥形结构模式,称为纳米柱。先前的研究表明,纳米柱有助于昆虫的防水能力并帮助杀死微生物。

为了避免翅膀损坏,该团队测试了一种称为微波辅助提取的方法,这种方法以前从未在完整的昆虫翅膀上使用过,桑迪亚国家实验室的分析化学家杰西卡·罗曼-库斯塔斯说。罗曼-库斯塔斯是这项新研究的主要作者,该研究于五月发表在《先进材料界面》杂志上。该方法包括将浸泡在氯仿和甲醇中的翅膀加热和冷却,分析脱落的化学物质层。“这[是]几天坐在微波炉旁,拿着计时器和电脑,”她说。


支持科学新闻事业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事业,方式是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在两种蝉物种中,研究人员都发现纳米柱的化学成分对于维持结构完整性非常重要。“当你从纳米柱上移除外部[化学]层时,柱子会变短并向彼此弯曲,”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的生物学家、该研究的资深作者玛丽安·阿莱恩说。

在年度蝉Neotibicen pruinosus中,这种萎蔫效应更为极端,并且最初使翅膀的防水性降低(尽管随着更多化学物质的去除,它们恢复了一些这种能力)。随着第一层的去除,杀菌活性实际上有所增强,但随着更多化合物被剥离,杀菌活性又再次下降。该团队发现,每17年出现一次的蝉Magicicada cassinii具有较短的纳米柱,其表面化学物质本身似乎具有杀菌特性——这表明这些蝉更多地依赖于其化学成分而不是结构来杀死微生物。

“很明显……不同的层有不同的用途,”西弗吉尼亚大学的物理化学家特里·古利昂说,他没有参与这项研究,“并且探测特定层的能力对于[获得]对整体物理特性对化学成分的依赖性有更好的理解非常重要。”

了解化学物质如何(或不如何)影响结构可能有助于科学家设计更好的产品。“通过掌握关于结构和化学性质如何相互关联的这种基本知识,”阿莱恩说,“我们可以更合理地设计新材料,根据我们在自然界中观察到的情况,对结构和化学性质做出选择……”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