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危险的生活。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一颗距离地球近15,000光年的白矮星显然每28分钟绕其伴星黑洞快速旋转一周。研究团队成员表示,这意味着这两个天体可能仅相隔2.5个地月距离——这是迄今为止观测到的黑洞周围最紧密的轨道。
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和密歇根州立大学的研究主要作者阿拉什·巴赫拉米安在一份声明中说:“这颗白矮星离黑洞太近了,以至于物质正从恒星上被拉走,并倾倒到黑洞周围的物质盘上,然后落入黑洞。”“幸运的是,对于这颗恒星来说,我们认为它不会沿着这条路走向湮灭,而是会继续保持轨道运行。”[图片:宇宙中的黑洞]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未来能够继续报道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
但研究团队成员表示,黑洞最终仍可能摧毁这颗白矮星。
阿尔伯塔大学物理学副教授、共同作者克雷格·海因克在同一份声明中表示:“最终,可能会从白矮星上拉走太多物质,以至于它最终只剩下行星的质量。”“如果它持续失去质量,白矮星可能会完全蒸发。”
白矮星是类似太阳的恒星耗尽燃料后的残骸。这些天体的质量通常与太阳大致相同,但体积仅略大于地球,这使得它们的密度大约是地球的20万倍。
这项新研究关注的白矮星-黑洞双星系统被称为X9。它位于距离地球14,800光年的天鹅座47球状星团中,并以恒星质量黑洞为特征。天文学家表示,与黑洞相比,这类天体算是轻量级的,质量往往是太阳的五到十倍。
为了进行这项新研究,研究团队使用两台太空望远镜(美国宇航局的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和该机构的核光谱望远镜阵列,或NuSTAR)和一台地面仪器(澳大利亚望远镜致密阵列)观测了X9。
数据显示,X9每28分钟在X射线光中变亮一次,研究小组将其解释为白矮星的轨道周期。他们认为该系统确实包含一颗白矮星,因为钱德拉天文台在该系统中发现了大量的氧,这是这些恒星残骸的特征。
研究人员表示,这个双星系统可能是在黑洞遇到一颗红巨星时诞生的——红巨星是一颗膨胀的、正在走向白矮星的垂死恒星。随着时间的推移,引力波的发射使这两个天体进入了它们紧密的轨道舞蹈。
研究团队成员表示,这种引力波的频率太低,无法被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探测到,后者最近探测到了来自几个不同黑洞合并的引力波。
研究小组倾向于将白矮星-黑洞情景作为X9双星系统的解释,但这并不是该系统的唯一解释。白矮星也可能围绕中子星(一种比白矮星密度更高的恒星残骸)而非黑洞运行。
在这样的配对中,中子星会从伴星中吸取物质,从而旋转得越来越快,有时每秒旋转数千次。当这种情况发生时,中子星被称为“过渡毫秒脉冲星”。
研究团队成员表示,过渡毫秒脉冲星发出的光在X射线和无线电波长中变化极大——这是在X9系统中未观察到的特征。但他们还不能排除这种假设。
澳大利亚科廷大学和国际射电天文研究中心共同作者弗拉德·都铎表示:“我们将密切关注这个双星系统未来的动向,因为我们对这种极端系统应该如何表现知之甚少。”“我们还将继续研究银河系中的球状星团,看看是否能找到更多关于非常紧密的黑洞双星系统的证据。”
这项新研究已被《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刊》杂志接受发表。您可以在在线预印本网站arXiv.org上免费阅读。
版权所有 2017 SPACE.com,Purch 公司。保留所有权利。未经许可,不得出版、广播、改写或重新分发此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