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发现的一颗太阳的恒星邻居渗透到了太阳系的最边缘——这是有史以来记录到的最接近的一次相遇——大约在现代人类开始从非洲扩散到欧亚大陆的时候。
在可能持续几分钟到几小时的偶尔爆发中,这颗昏暗的不速之客甚至可能足够明亮,让我们的祖先看到。
这颗红矮星的质量约为太阳的8%,并被一颗“棕矮星”伴星环绕——这颗伴星的质量太小,无法维持恒星发光的核热反应——在2013年被美国宇航局的广域红外探测器(WISE)任务记录的图像中发现。它离我们相对较近,大约6秒差距(19.6光年)远。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纽约罗切斯特大学的天文学家埃里克·马马杰克在得知这个昏暗的物体在天空中缓慢移动,但它的径向速度(它远离观察者的速度)很高时,对它产生了兴趣。这表明这颗低质量恒星,以发现它的德国天文学家舒尔茨的名字命名为舒尔茨星,正以几乎笔直的方式远离太阳系。
近距离相遇
通过追踪这颗恒星及其棕矮星伴星的轨迹,马马杰克的团队以 98% 的把握发现,大约 7 万年前,舒尔茨星穿过了太阳系的奥尔特云,一个彗星的储存库。
该团队在 2 月 10 日出版的《天体物理学杂志快报》中报告说,这颗恒星以每秒 83 公里的速度穿过外太阳系,并进入了距离太阳 0.25 秒差距(或地球-太阳距离的 52,000 倍)的范围内。相比之下,今天已知的距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比邻星距离太阳 1.3 秒差距。该团队表示,这次相遇是已知有良好记录的速度和距离的恒星的最接近通道。
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天文学家亚当·伯格萨说:“这个结果几乎肯定是正确的,因为预测附近恒星的近乎直线运动是一个容易理解的计算。”他没有参与这项研究。
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大学的天体物理学家斯科特·特雷梅恩补充说:“这一发现令人惊讶,因为恒星预计大约每 900 万年才会接近外太阳系一次,而这次相遇发生在最近。”
马马杰克指出,由于舒尔茨星很小且快速飞过,因此它对奥尔特云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特雷梅恩说,这颗恒星可能已经将一些彗星抛向了内太阳系,但它们还要再过几万年才会到达。然而,马马杰克说,在遥远的过去,质量更大的恒星穿透奥尔特云可能会引发大规模的彗星雨,这些彗星雨袭击了行星,并导致了地球上的一些大规模灭绝事件。
本文经许可转载,首次发表于 2015 年 2 月 18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