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调的运用

加入我们的科学爱好者社区!

完美音高。越南儿童说一种通过声调来表达词语含义的语言,他们在很小的时候就获得了完美的音高。

在西方世界,拥有所谓完美或绝对音高的音乐家是一种令人羡慕的稀有事物。虽然大多数接受过音乐训练的人都会通过一个参考点(例如 C)来识别音符,但那些拥有完美音高的人可以随心所欲地唱出降 E 音,并告诉你外面树木中的风是升 G 音,远处汽车喇叭是 F 音。似乎只有万分之一的人拥有这种天赋;其余的人必须依靠所谓的“相对音高”。研究这种有趣现象的科学家们得出了各种结论——有些人坚持认为可以在早期学会,另一些人则认为它是遗传的。

但现在看来,完美音高对于许多亚洲人来说只是一个事实。在 11 月 4 日举行的美国声学学会年会上发表的一篇论文中,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心理学系的戴安娜·德意志、特雷弗·亨索恩和 E-mu/创意技术中心的马克·多尔森表明,母语为声调语言的人,即使是那些没有接受过任何音乐训练的人,也表现出惊人的发出完美音高的能力。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关于当今塑造我们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研究人员研究了说越南语和汉语普通话的受试者。在这两种语言中,词语的含义是通过发出词语的音高来传达的。给七名越南受试者一份快速朗读的 10 个单词列表;选择这些单词是为了涵盖越南语中常见的音调范围。分析记录样本的音高,每隔 5 毫秒分析一次,并获得平均音高。第二天,向受试者展示相同的列表,并比较结果。

结果显示出惊人的一致性。所有七名受试者的数据显示,平均音高差异小于 1.1 个半音,其中四名受试者的平均音高差异小于 0.5 个半音。

然后,研究人员转向普通话。他们要求 15 名普通话使用者朗读一份 12 个单词的列表,这些单词也涵盖了普通话中常见的音调范围。但这一次,他们使测试更难了一些。要求每个受试者在等待 20 秒后将每个单词朗读两次。因此,相同的单词被朗读了四次——在两天中的每一天朗读两次。从录音中计算出四个不同的分数——同一天第一次和第二次朗读之间,以及不同天第一次和第二次朗读之间。

再一次,出现了令人惊讶的一致性。在所有比较中,一半的受试者的平均音高差异小于 0.5 个半音,三分之一的受试者的平均音高差异小于 0.25 个半音。此外,统计分析发现,在不同天朗读单词列表的音高一致性程度与在紧随其后朗读两次相比没有显著差异。

研究人员得出结论,受试者在发音他们被要求朗读的单词时,一定是在参考精确且稳定的绝对音高模板。如果是这种情况,那么获得绝对音高的潜力可能是普遍的,并且可以通过在生命早期将音高与有意义的词语联系起来来实现。

因此,如果您希望您的孩子拥有完美的音高,那就教他们说普通话吧。或者可能在婴儿床上播放一段以降 E 音唱降 E 音,以升 G 音唱升 G 音的磁带。然而,这一切都无法解释为什么少数西方人最终会意外地获得完美音高。


图片:詹姆斯·鲍尔斯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