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蓝洞可能是世界最深的

据报道,龙洞,又称 Longdong,深超过 300 米。如果得到证实,这将远远深于之前的记录保持者,巴哈马的迪恩蓝洞。

blue hole

2016年7月24日,专家和工作人员在位于中国海南省三沙市西沙群岛的永乐龙洞进行勘探的航拍图

对南海一个传奇蓝洞的最新勘探发现,这个水下地貌是地球上已知最深的。

根据 新华社 报道,龙洞,又称 Longdong,深 987 英尺(300.89 米),远远深于之前的记录保持者,巴哈马的迪恩蓝洞。(那个蓝洞深约 663 英尺,或 202 米。)据新华社报道,当地传说认为,龙洞在明代小说《西游记》中被提及,书中一个神通广大的猴子角色从一个由龙统治的海底王国获得了一根神奇的金箍棒。

德克萨斯州 A&M 大学加尔维斯顿分校的海洋地质学家 Pete van Hengstum 说,这些发现尚未得到该领域科学家的证实或审查,但如果它们成立,这些测量数据表明龙洞远比迪恩蓝洞更深。Pete van Hengstum 在整个加勒比地区对蓝洞和天坑进行研究。[查看 8 个惊人天坑的照片]


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 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未来能够继续讲述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


水下奇观

蓝洞是 充满水的天坑,形成于碳酸盐岩,如石灰石。 Van Hengstum 告诉 Live Science,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碳酸盐岩在地下溶解,形成洞穴或空腔。

他说:“最终,溶解过程导致洞穴非常接近地球表面,如果洞穴顶部坍塌, 就会形成蓝洞或天坑。”

有些蓝洞,如龙洞,与海洋环境相通,而另一些则位于内陆。

康涅狄格大学研究巴哈马蓝洞沉积物的地球科学家 Lisa Park Boush 说,蓝洞究竟在何处形成以及哪些因素影响其发展,这仍然是一个谜。 海水和淡水交界处的化学反应会产生弱酸,这些弱酸会侵蚀石灰石和其他碳酸盐。 因此,海平面的上升和下降会影响蓝洞形成的时间和地点。[图片:来自世界各地的令人惊叹的蓝洞]

Boush 告诉 Live Science:“还有一组研究人员正在研究微生物过程。” 她说,在某些情况下,微生物活动可能有助于溶解基岩并促成蓝洞的形成。

除了微生物,其他生物也把这些令人惊叹的壮丽洞穴当作自己的家。

蓝洞生物

Boush 说:“看看究竟有什么生物生活在这些蓝洞里很有趣。” 她称蓝洞的环境“神秘莫测”。

据新华社报道,中国三沙市船舶航线珊瑚礁保护研究所的科学家使用水下机器人和深度传感器来调查龙洞的神秘环境,龙洞是永乐的一个著名地貌,永乐是南海西沙群岛附近的珊瑚礁。 他们发现在洞穴上部生活着 20 多种海洋生物。 研究人员在 7 月 22 日告诉新华社,在约 328 英尺(100 米)以下,蓝洞中的海水几乎没有氧气,因此几乎没有生命。

她说,即便如此,在蓝洞中潜水仍然极其危险。

她说:“非常危险的原因之一是氧气有限。 而且有时甚至有硫化水。”

Van Hengstum 说,训练有素的潜水员可以完成这项旅程。 在其他情况下,研究人员将船停在蓝洞正上方,然后将设备送下去测量深度、温度、氧合作用和其他因素。 Boush 和 van Hengstum 都对蓝洞底部的沉积物进行研究。 这些沉积物包含有关过去环境和气候变化的信息,以及 有时是化石

Van Hengstum 说,南海的龙洞可能形成于与巴哈马蓝洞类似的环境中。 巴哈马目前被海水淹没的许多蓝洞可能起源于冰川期,当时海平面较低,但在上一个冰河时代之后,随着大陆冰川融化和全球海平面上升,随后被淹没。

Boush 说,巴哈马坐落在一个巨大的碳酸盐平台上,在某些地方厚达 2000 英尺(610 米)。 其中一些碳酸盐是由珊瑚等礁石生物构成的,珊瑚分泌碳酸钙作为一种保护结构。 但 Boush 说,碳酸钙来自许多地方,包括钙质藻类(想象一下带有坚硬碳酸钙外壳的藻类)甚至鱼粪。

Boush 说:“鱼吃珊瑚礁。 它们啃食珊瑚礁——例如鹦嘴鱼。 当您去水肺潜水时,您会听到‘咔哒、咔哒、咔哒、咔哒、咔哒’的声音,那就是鹦嘴鱼在吃珊瑚礁的一部分。 嗯,吃进去的还会再排出来。”

版权所有 2016 年 LiveScience,Purch 公司。 保留所有权利。 未经许可,不得发布、广播、改写或重新分发此材料。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