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自然》杂志
病毒学家知道它的名字:H7N9。他们目前尚不清楚的是,这种新型禽流感病毒——不到两周前在中国首次报告出现在人类身上——是会迅速消失,还是会在动物宿主体内扎根以引发未来的人类疫情,或是演变成一种容易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并引发致命大流行的病毒。
为了尽快找到答案,科学家们正在多个方面对H7N9展开研究。他们正在测试野生鸟类和数千只家禽;分析他们发现的病毒;并试图追踪接触过感染患者的人。中国卫生部门表示,他们有400个实验室正在寻找该病毒的基因变化。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订阅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以支持我们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有关当今世界发现和塑造我们世界的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明尼苏达大学明尼阿波利斯传染病研究与政策中心主任迈克尔·奥斯特霍尔姆说:“我们将在下个月屏息以待,看看会发生什么。”正如《自然》杂志付印时,在中国东部11个城市(见地图)已报告了24例人类病例,包括8例死亡,其中一些城市相距数百公里。奥斯特霍尔姆说,如此短时间内在如此广泛的地区出现如此多的病例——一周前还是两个城市的三个病例——“情况非常令人担忧”。
来源:世卫组织/欧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华社官方媒体
科学家们迫切希望找出哪些源头正在引发人类感染,从而导致类似流感的症状,并且在大多数报告病例中导致严重的肺炎。到目前为止,对病例的调查仍然基本没有定论:一些患者在发病前曾接触过家禽或其他动物,而另一些患者则没有。上周晚些时候,在上海和杭州的活禽市场中的鸡、鸽子和鸭子体内发现了H7N9病毒——这使得市场成为主要的疑似源头。此后,当局在上海、南京和杭州扑杀了数万只禽鸟并关闭了市场。
浙江省医学科学院病毒学家郭超谈(音译)表示,在禽鸟体内发现的H7N9病毒的基因序列与从人类患者身上分离出的病毒的基因序列高度相似。香港大学的流感病毒学家马利克·佩里斯说,尽管该病毒可能来自其他来源,包括哺乳动物,但短时间内在广泛地区出现许多人类病例的情况可以用活禽市场来解释,因为来自一个或几个来源的禽鸟将被运往多个市场。
但是,发现被感染的各种鸟类物种可能不是最初的源头,因为在活禽市场中可能会发生大量的交叉感染。佩里斯说,调查人员现在必须追溯禽鸟来自哪些农场和批发商,并测试整个供应链中的禽鸟。
研究人员知道,H7流感病毒主要感染鸭、鹅、涉禽和海鸥等野生鸟类,并且偶尔会跳入家禽群中。香港大学的传染病专家袁国勇指出,报告的人类病例与长江三角洲(许多野生鸟类的家园)以及上海附近的崇明岛(著名的候鸟观赏地)非常接近。他认为:“很可能是野鸭和鹅携带了它。”
但是,尚未在该地区的野生鸟类中检测到这种H7N9病毒。“关于这种特殊病毒株的来源、其生态或储藏库的具体信息非常少,现在就推测其传播媒介还为时过早,”荷兰湿地国际保护组织迁徙路线项目经理塔杰·蒙德库尔说。他还与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共同召集了亚太迁徙水鸟和禽流感工作组。
隐藏的储藏库
无论该病毒起源于何处,一个关键问题是它是否有可能在家禽中扎根,从而创建一个可能导致持续、零星的人类感染的储藏库。
中国卫生部门正在努力了解这种情况已经在多大程度上发生了。粮农组织罗马跨界动植物病虫害紧急预防系统(EMPRES)临时负责人文森特·马丁说,与它的近亲H5N1(自2003年以来在亚洲和其他地区已导致数百万只禽鸟和数百人死亡)不同,H7N9不会引起严重的禽鸟疾病,这大大增加了控制难度。在中国的60亿只家禽中,通过例行监测来发现患病的家禽几乎不可能检测到H7N9。“这意味着阻止动物向人类传播是不可能的,”东京世界卫生组织流感参考和研究中心流感病毒研究中心的病毒学家田代正人说。
每次病毒遇到新的人类宿主时,它都有新的机会发生变异并获得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能力。这种情况似乎尚未发生。但专家表示,识别和追踪新的可疑严重肺炎病例及其密切接触者,并在必要时隔离人员至关重要。研究该病毒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人员表示,它似乎源于至少三个已知的禽流感组的遗传物质的重组(参见《自然》 http://doi.org/k4j; 2013)。一个关键组成部分——病毒表面的血凝素(H)蛋白——已经包含已知会将其结合偏好从禽类细胞转移到哺乳动物细胞的突变。科学家们正在密切关注可能表明其向更易在人类之间传播的形式转变的明显变化。
英国爱丁堡大学人类病毒病原体进化专家安德鲁·兰博特说,由于流感病毒进化迅速,比较每个人类病例的病毒序列可能会揭示是否正在发生人际传播。如果许多患者具有非常相似的病毒序列,则意味着人类传播;如果病毒序列更加多样化,则意味着每个人都分别从禽鸟身上感染了病毒。目前只有来自四个人类病例的四个序列可用,但病毒学家正在对更多序列进行测序并将其发布在GISAID流感数据库中。
如果人际传播确实开始发生,“进一步传播可能不可避免”,田代警告说。人类从未广泛接触过H7或N9流感病毒,因此缺乏对这些亚型的抵抗力。如果发生大流行,可能会造成严重损失。但是,现在预测事态将如何发展还为时过早;新兴传染病专家只是刚刚开始了解他们名册中的最新恶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