吱吱叫的小鼠揭示大脑中的情感和自我表达

小鼠唱着复杂的超声波歌曲,为研究人员提供了解开愉悦感基因根源的线索

加入我们的科学爱好者社区!

老鼠的吱吱声告诉大多数人去买捕鼠器,但它告诉一些研究人员更多信息。根据4月1日发表在PLoS ONE上的一项研究,老鼠的叫声表明了某些心理状态,监测它们的声音可以帮助科学家更多地了解情感、寻求奖励和交流。

除了可听见的吱吱声外,小鼠还会发出超声波噪音——人类听不到的极高频率的吱吱声。雄性在性行为期间会唱复杂的歌曲,并在被挠痒痒时发出吱吱声,雌性在其他雌性周围时会发出啁啾声,幼鼠在被母亲遗弃时会发出吱吱声。这些发声也会随着情况的变化而改变——雄鼠在接近射精时会更频繁地发出吱吱声,而雌鼠在雌性玩伴嘴里有巧克力味时会发出喧闹声。多伦多大学、西北大学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科学家推测,这些噪音及其强度与多巴胺的激活有关,多巴胺是一种参与愉悦感和寻求奖励的大脑化学物质。他们培育出缺乏多巴胺某些功能的小鼠,并监测由此产生的喧闹声。果然,缺乏多巴胺的小鼠在所有方面都更安静,这表明小鼠的吱吱声既与愉悦感的体验有关,也与对愉悦感的渴望有关。

这种特殊培育的小鼠可以教会科学家很多关于小鼠行为和人类大脑的知识。“由于小鼠基因与许多人类基因非常相似,因此它为您提供了一种研究复杂行为基因的方法,”多伦多大学的心理学家约翰·耶曼斯说,他是这项研究的主要研究员。实验室已经开始使用小鼠的叫声来研究语言发展、社交联系以及与交流相关的疾病,包括精神分裂症和自闭症。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未来能够讲述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


编者注:这篇文章最初的标题是“老鼠之歌”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