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性欲的流畅思考

“同性恋”和“异性恋”是具有误导性的术语

加入我们的科学爱好者社区!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业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业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未来能够讲述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


性取向是否类似于眼睛颜色,由相当离散的类别组成?或者它更像身高——也就是说,沿着一个连续统分布?作为一名心理学家,我已经在多个场合探讨过这个问题,包括2006年2/3月刊的《大众科学》心理 [“同性恋者有选择吗?”]。尽管普遍认为每个人要么是“同性恋”要么是“异性恋”,但我对近18,000名自愿回答在线测验的人进行的新调查表明,这些术语具有高度误导性。性取向实际上位于一个流畅的连续统上,人们陈述自己性取向的方式通常不能很好地预测他们真实的性行为和性幻想。有人可以称自己为“同性恋”,但行为却“异性恋”,反之亦然。

在11月举行的性科学研究协会会议上,我将报告说,在美国以及美国境外十几个国家的平均分数中,都存在相同的分数连续统。我还发现,只有不到10%的受试者得分为“纯粹”的异性恋或同性恋,而且女性的平均得分比男性更靠近连续统的同性恋端。我的研究表明,正确描述性取向需要两个数字:平均性取向(给定的人在连续统中的位置)和性取向范围(该人在表达性取向方面的灵活性或“选择”程度,这也形成一个连续统)。

罗伯特·爱泼斯坦,加利福尼亚州维斯塔市美国行为研究与技术研究所高级研究心理学家,是《大众科学》心理的特约编辑,也是《今日心理学》的前主编。他的最新著作是《青少年2.0:将我们的孩子和家庭从青春期的折磨中拯救出来》(林登出版社,2010年)。

更多作者:罗伯特·爱泼斯坦
SA Mind Vol 18 Issue 5这篇文章最初以 “关于性欲的流畅思考” 为标题发表在 SA Mind 第18卷第5期 (), 第14页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mind1007-14b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