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注(2020年7月22日):本文所依据的研究已被撤回,因为一份新的未发表标本对研究人员关于他们描述的化石的系统发育位置的假设提出了质疑。
“恐龙”这个词会让人联想到凶猛而巨大的爬行动物。但并非所有的“可怕蜥蜴”都体型庞大。它们之所以成功,部分原因在于它们的体型和大小各不相同。现在,古生物学家们揭示了可能是有史以来最小的恐龙。
中国地质大学古生物学家邢立达及其同事在周三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描述了这块有9900万年历史的化石。该化石在缅甸被发现,是越来越多被琥珀包裹的中生代世界窗口的一部分。近年来,在东南亚国家工作的古生物学家们遇到了恐龙尾巴、幼鸟、新的昆虫物种,甚至远洋生物,它们都被包裹在粘稠的树液中。然而,这次最新发现的突出之处在于它有多么微小。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订阅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以支持我们的工作。 订阅。 通过购买订阅,您将帮助确保有关当今世界发现和塑造我们世界的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这种新发现的恐龙,在中生代中白垩纪时期被保存在硬化的树脂中,只剩下一个头骨。从它微小的牙齿到它眼睛周围精致的环状骨骼,它只有大约半英寸长。尽管琥珀包裹的化石有时很难研究——因为研究人员必须依靠成像技术来切开树脂层——但很明显,这种小生物是一种长牙齿的鸟类,生活在其恐龙亲戚统治时期。邢立达及其合著者将其命名为Oculudentavis khaungraae——属名源自拉丁语“长牙齿的眼睛鸟”,种名是为了纪念化石收藏家 Khaung Ra,他捐赠了该标本用于研究。
.jpeg?w=900)
Oculudentavis的艺术渲染图,想象它在捕食昆虫时的样子。图片来源:韩志新
Oculudentavis在鸟类族谱上的确切位置尚不清楚。它似乎是一种相对古老的形式,古生物学家称之为干群鸟——一种接近鸟类从其有羽毛的恐龙祖先分裂出来的点附近的鸟类。当然,额外的分析或化石发现可能会改变它被放置的枝干。布鲁斯博物馆的古生物学家丹尼尔·克塞普卡表示,尽管Oculudentavis确实似乎是一只鸟,“如果它最终被发现属于恐龙族谱中鸟类的其他地方,我也不会感到惊讶。”(克塞普卡没有参与这篇新论文。)
最让研究合著者,克莱蒙特·麦肯纳学院、斯克里普斯学院和皮策学院的古生物学家拉斯·施密茨兴奋的是,这种微小动物的眼睛。“我必须说,Oculudentavis的巩膜环非常棒,”施密茨说,他指出,每只眼睛的细而精致的骨骼都完好无损,并且仅在化石化过程中略有变形。这些骨骼的排列可以说明Oculudentavis何时活跃。“环的各个骨骼具有奇特的蜥蜴状形状。瞳孔开口的比例大小表明是白天活动,”施密茨说。
在生活中,Oculudentavis的大小大约相当于一只小蜂鸟。这种体型使其成为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小的中生代恐龙,明显小于其他争夺这一头衔的恐龙,例如科罗拉多州的果齿龙。识别小型物种对古生物学家如何重建过去有很大影响。
大型恐龙是最早被发现并成名的物种之一。这些物种不仅拥有能够承受腐烂和保存暴力的坚固骨骼,而且(特别是在 20 世纪初)博物馆和古生物学家有意寻找大型、引人注目的动物,以帮助建立事业和推动展览参观。对大型恐龙的科学痴迷是如此之大,以至于信息丰富且重要的骨骼有时会被“挖走”,因为收集令人印象深刻的头骨被认为对构建收藏更为重要。但是,微型物种在历史上被化石猎人忽略了,这意味着毫无疑问还有小型物种等待被发现。
随着其他地区的发现——例如中国辽宁省的化石床,那里出土了数十个精美的标本——Oculudentavis和在缅甸琥珀中的其他发现开始拼凑出一个与从美国西部经典地点组装起来的恐龙世界不同的景象。新的发现与鸟类在时间推移中采取的大小范围相关。“这块化石如此之小,令我惊讶,”克塞普卡说。当然,我们需要更好的身体化石,但Oculudentavis可能比最小的现代蜂鸟还要小。如果这种可能性最终被证实,克塞普卡指出,这将意味着有史以来最大和最小的鸟类都已灭绝。
像Oculudentavis这样的更多发现可能会随之而来。“我们目前只捕获了尺寸范围中小端的很小一部分,对恐龙时代的生物多样性的认识还不完整,”施密茨说。即使在相对熟悉的化石产出地,新物种最可能的候选者也相对较小。这些动物与填满博物馆大厅的巨大骨骼山脉同样重要。它们是构成巨人脚下生态系统的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