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夫,一位52岁的美国海军退伍军人,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这源于他艰难的童年。在他政府机构的工作中,会议期间提高的嗓音会触发他对虐待他的父亲的回忆,而他的社交焦虑有时会阻止他在早上离开家。他感到隐瞒自己的病情很不舒服,但他很难决定是否要告诉他的雇主。“我没有骨折或其他容易让他们理解的疾病,”他说。“我不知道他们会作何反应。”
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称,精神疾病是全球范围内导致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英国人力资源机构特许人事与发展协会的一项2011年对2000多人进行的调查,约有四分之一的人表示在工作中经历过精神健康问题。在美国,仅抑郁症一项就导致员工每年缺勤2亿个工作日,给雇主造成310亿美元的收入损失。
尽管精神疾病很普遍,但它仍然带有污名,因精神健康问题请病假或工作落后的人常常编造借口来掩盖他们失误的真正原因。他们有理由保持警惕:其他人可能会开始以不同的眼光看待他们,而且后果,例如在社交上被排斥或在工作中被忽略,可能会损害他们的职业生涯。另一方面,公开精神残疾使您有权获得工作场所的调整——甚至可能改善您的精神健康以及与主管的关系。
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未来能够继续看到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报道。
一些公司正在提供便利措施,以帮助有精神健康需求的员工避免具有挑战性的情况并保持生产力。如果目前的趋势继续下去,可能会有更多人愿意公开他们的情感和认知局限性,这对所有人都有利。“一方面,存在不必要的痛苦……但另一方面,这也让[雇主]在生产力损失和缺勤方面付出代价,”工作场所精神健康合作组织主任克莱尔·米勒说。她补充说,当人们感到被支持时,他们会工作得更好、更有效率。
对抗污名
从历史上看,在工作中公开自己患有精神疾病的人们面临着歧视。例如,在2010年对英国雇主进行的一项调查中,约有40%的雇主表示,他们认为雇用患有精神疾病的人对公司来说是“重大风险”。许多雇主认为,患有精神疾病的人难以相处且不可靠。患有精神疾病的人可能会被拒绝晋升和其他发展机会。即使在支持性的办公室环境中,患有精神疾病的员工有时也会感到来自同事的更多审视。“存在这种阴影效应,每当有人不高兴或沮丧时,人们就会开始想,‘哦,也许他们复发了’,”伦敦国王学院的精神科医生和精神健康服务研究员克莱尔·亨德森说。
然而,如果你的雇主对你的问题有任何同情心,那么谈论你的疾病可能会带来好处。首先,它可以减轻因隐瞒个人信息而带来的压力。你还可以控制时间和信息;否则,你的经理可能已经注意到发生了什么,可能会得出他或她自己的结论。
此外,1990年通过的《美国残疾人法案》(ADA)禁止在基于身体和精神残疾的招聘和解雇决策中存在歧视,并赋予人们从雇主那里获得“合理便利”的权利。在精神残疾的情况下,这些调整可能包括弹性工作时间、使用安静区域以及来自主管的额外反馈。在许多情况下,这些调整几乎不需要花钱,但可以极大地提高员工的幸福感和生产力。
然而,《美国残疾人法案》的保护并非万无一失。杜肯大学的律师和临床心理学家苏珊·G·戈德堡说,许多经理不熟悉该法律的细节,而遭受歧视的人往往缺乏资源将其案件诉诸法庭。在实践中,歧视很难证明:根据《美国残疾人法案》提起诉讼的原告中,约有90%的人败诉。
研究人员建议,考虑提出精神健康问题的员工应该知道他们希望获得什么。如果你的工作开始受到影响,那么公开精神疾病可能有助于你解释情况并获得帮助。另一方面,如果你一切都很好,那么提供这种敏感信息可能不值得冒险。
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是工作场所氛围。你可以通过观察某些迹象来提前评估雇主的反应。那些有雇用来自不同背景的人的历史的雇主可能更具理解力。但是,如果你从事具有严格要求的工作,例如安全许可,主管可能会对你的披露皱眉头,戴夫的情况就是如此。
公开病情
如果你决定与你的老板或人力资源经理分享你的精神健康状况,请考虑在被雇用后尽快——但不要立即——这样做。在大多数情况下,专家建议等待六个月到一年,在你与雇主和同事建立关系之后。但不要拖延太久。戈德堡说,尽管从技术上讲,《美国残疾人法案》允许在雇佣期间的任何时候披露,但如果员工即将被解雇,法院不太倾向于站在员工一边。
在告诉你的主管之前,为对话草拟一份脚本。专家建议首先强调你的技能和能力,并准备好具体的调整方案,这些调整方案可以进一步提高你的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决定你打算透露多少信息。如果你不习惯详细说明,你可以说你患有“医疗状况”,导致你需要某些便利措施,仅此而已。
一些雇主已经开始对精神疾病持开放态度。摩根大通、IBM和杜邦是最早采用进步精神健康政策的公司。例如,杜邦公司有一个名为“ICU精神健康”的项目,该项目鼓励员工注意情绪困扰的迹象,并与可能遇到问题的同事联系。在2012年,即该项目启动的那一年,使用精神健康服务的员工人数至少增长了15%至20%。去年,鞋业公司Zappos实施了一个类似的项目,名为“正确方向”,旨在提高人们对抑郁症的认识。米勒说,如果更多公司开始不带偏见地谈论精神健康问题,那么会有更多员工愿意寻求行为健康服务和便利措施。她补充说,最终,这些改变将降低残疾成本和员工流失率。
但进展并不均衡。戈德堡说,尽管在某些方面精神疾病的污名已经消除,“但我认为对于绝大多数患有严重精神健康问题的人来说,情况并没有改变。”许多雇主对工作场所的精神健康问题仍然了解有限。
当戴夫与他的主管谈论便利措施时,包括可能调到一个可以减少与其他员工直接接触的职位,他受到了一些敌意。他感觉他的老板对他的担忧不屑一顾,于是在五月份离开了该组织。现在他有了一份新工作,担任同伴专家,为目前正在应对类似精神健康问题的人们提供咨询。他已经告诉他的主管他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我知道他们不会评判我,因为他们也有过自己的经历,”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