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一个星期天的早晨,西奥多·米隆在宾夕法尼亚州一家医院醒来。他躺在一个由 30 名病人共用的精神病房的床上。其中一人认为自己是耶稣基督,另一人认为自己是教皇,还有一人声称自己是一位被误诊入院的公司首席执行官。米隆开始感到不安。“我和其他病人一样穿着病号服,”他想。“我真的是心理学教授吗?还是我只是在想象?”
他感到忧虑,走到护士站,打电话给医院院长。当院长确认他实际上是利哈伊大学的临床心理学教授,并且是阿伦敦州立医院董事会主席,自愿在精神病房度过周末时,他的焦虑终于缓解了。“那次经历让我震惊,我再也没有在那里过夜,”米隆回忆道,尽管他仍然偶尔会乔装打扮在病人中走动。
从病人的角度体验世界,让米隆对他们的需求有了一个独特的、强有力的窗口,并对他产生了持久的影响。“我清楚地认识到,我们对心理障碍的理解以及我们治疗它们的方法仍然是多么原始,”他回忆道。尤其让他困扰的是,医生通常只把精神病患者看作是一系列症状的集合。“我想了解疾病背后的病人,”米隆说,他现在是佛罗里达州人格与精神病理学高级研究所的负责人,也是哈佛医学院的荣誉退休教授。
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有关塑造我们今天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这些观点影响了米隆的第一部主要著作《现代精神病理学》(桑德斯出版社,1969 年),该书成为美国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的标准教科书。他的所谓的性格生物社会学习理论以及围绕该理论构建的米隆临床量表在临床研究和实践中仍然具有影响力。
米隆的“个性化心理疗法”提倡为个人量身定制的目标和方法,他的工作是人格和人格障碍研究在过去 25 年中在心理学领域获得如此重要地位的主要原因之一。他的最新著作《解决困难的临床综合征:个性化心理疗法方法》(约翰威立父子出版社,2007 年)——与人格与精神病理学高级研究所的精神病学家塞思·格罗斯曼合著——为治疗此类疾病提供了修订后的综合手册。
米隆在家中首次接触到精神病理学。他将他的母亲莫莉·戈科维茨·米隆描述为一位音乐天赋极高,但情绪不稳定的人。今天,她可能会被诊断为患有双相情感障碍或躁郁症。“作为一个孩子,他想了解她为什么会那样。我从未完全成功,”他说。但了解人的愿望变得迫切起来。
然而,多年过去了,他才找到自己的职业道路。年轻的米隆是来自波兰和立陶宛的移民之子,他热爱戏剧,并想以此为职业。但他在布鲁克林经营一家纺织厂的父亲亚伯拉罕禁止了他。当他数学天赋异禀的儿子说他想转而学习数学或音乐时,亚伯拉罕也否决了这些想法。米隆的父亲认为,这些对于“一个好的犹太男孩”来说不是体面的职业,他应该学习一些有用的东西,比如商业。米隆屈服于父亲的意愿,成为纽约市立学院的会计专业学生,在那里他还遇到了他未来的妻子蕾妮。
米隆无法对会计产生兴趣,因此他转了专业(先是经济学,然后是哲学和物理学)。他在心理学入门课程中表现出色,并参加了一系列心理学讲座——这是一个关键事件,激发了他对人格研究的兴趣。举办讲座的教授,心理学家加德纳·墨菲刚刚出版了《人格》(哈珀兄弟出版社,1947 年)。“那成了我的圣经,”米隆说。
墨菲关于人格发展的理论立即吸引了米隆。该理论将性格倾向和环境——即生物和社会因素——结合起来,共同促进发展,而不是将它们视为相互竞争的解释模型。正是在这一传统中,米隆后来创建了他的生物社会学习理论,该理论解释了遗传倾向和社会学习如何共同塑造人格 [见上方框]。
环境——无论是家庭还是文化——对人格的重要性贯穿米隆的职业生涯。在 20 世纪 70 年代,他在芝加哥一家退伍军人医院的精神病房与来自罗马尼亚和泰国的同事以及主要是非裔美国人的病人一起工作。在那段时间里,他还担任了《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三版》 (DSM) 委员会的成员——这是美国诊断精神疾病的标准参考书。它首次明确提出了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这些经历为米隆在 1988 年至 1992 年担任国际人格障碍研究协会主席期间担任调解员的角色做好了准备——并让他深入了解了文化如何冲突。
在全球各地的学会会议上,例如,来自美国的演讲者可能会讨论病人的极端完美主义,以此作为强迫型人格的迹象。日本研究人员不会理解这种演示。“在日本,没有人会谈论诸如病态行为之类的事情,因为完美主义是社会期望的一部分,”米隆解释道。人们认为什么是正常或不正常,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文化背景。
米隆认为,例如,边缘型人格障碍是现代西方社会的典型特征。受害者不确定自己是谁,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什么使他们的生活有意义。这种类型的不稳定人格反映了其周围的社会条件:模糊的榜样和不断变化的理想、生活方式和条件标志着文化环境。如果一个在这种文化中的人也成长于混乱的家庭环境中,这可能会对其人格产生不利影响。
出于类似的原因,米隆提倡个性化心理疗法,并指责那些信奉传统学派的治疗师对他们的病人采取过于狭隘的观点。“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与人类现实拉开了距离,”他警告说。米隆认为,治疗师必须考虑病人的一生和他们人格的方方面面。他的策略以病人的个体特征为指导,并结合了各种治疗方法,以便治疗师可以同时处理多个问题。例如,一个害羞的人应该首先克服他们的焦虑,这将有助于掌握后续步骤,例如获得自信和学习能力。
人格是根源
即使当治疗师正在处理客户的抑郁症或其他慢性精神疾病,而不是不太严重的人格障碍时,米隆也建议根据病人的性格调整治疗方案。相似的症状可能是由不同的问题引起的,具体取决于个人。例如,离婚后,一个依赖型人格的人可能会因为感到没有伴侣就无助而患上抑郁症。相比之下,一个自恋者试图保持自己作为完美人士的自我形象,并且在离婚后可能会感到沮丧,因为她觉得自己受到了如此大的伤害,以至于她的自我形象崩溃了。此外,病人听从医生建议的倾向取决于他们的人格。一个依赖型人格或强迫型人格的病人可能会完全按照医嘱去做,而一个不信任他人的人则不会。
米隆批评过度使用精神药物。“几乎所有患有抑郁症的人都可能从抗抑郁药中获益,”他说。“但存在着它们从长远来看无济于事的危险。” 治疗应该帮助病人改变他们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并发现新的可能性。
米隆将今天的精神病学实践与医生专注于治疗疾病的影响(如天花病变和肺结核患者的肺部炎症),而不是其原因——病毒和细菌——时的医学状况进行了比较。
“我们现在开始理解,依赖型人格患抑郁症的原因与自恋型人格患抑郁症的原因不同,”米隆说。对于治疗师和医生来说,他建议在开始治疗潜在疾病之前研究病人的人格——米隆年轻时就采取了这一步骤,当时他脱下白大褂,换上了病号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