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质疑中国不报告无症状冠状病毒病例的决定

研究人员表示,排除这些人可能会掩盖疫情的真实程度,但其他人表示这种做法有道理

2020年2月16日,在中国北京,一位中国女孩在一个几乎空无一人的休闲区戴着防护口罩跳绳。

研究人员担心,中国关于冠状病毒感染人数的官方报告没有包括那些病毒检测呈阳性但没有症状的人。他们担心这种做法掩盖了疫情的真实规模。但公共卫生专家表示,中国优先追踪正在传播疾病的患病患者是正确的。

自疫情爆发初期以来,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一直在报告每日感染人数,中国境外的传染病研究人员一直依赖这些数据来模拟疫情的传播和严重程度。

本月早些时候,中国东北部黑龙江省的官员宣布,已将13名实验室病毒检测呈阳性但没有症状的人从该地区的确诊病例名单中移除。官员们表示,他们遵循了国家卫健委的感染报告指南,该指南规定,这些人应被归类为“阳性病例”而非“确诊病例”。只有确诊病例才会记录在国家卫健委的官方每日报告中。


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将帮助确保有关当今塑造我们世界的发现和思想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黑龙江省的情况使中国的报告指南成为焦点。此前,这些指南在2月7日更新后就已受到关注,更新后的指南允许医生使用胸部扫描图像来确诊病例,而无需等待数天进行实验室检测。诊断标准的改变导致疫情中心的湖北省的感染人数在上周一天内激增近15,000例。

报告要求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首席流行病学家吴尊友在北京帮助实施这些指南,他说,这些指南一直要求阳性病例不被计为确诊病例。相反,那些检测呈阳性的人会被隔离14天,并受到卫生部门的监测。如果他们在该期间出现症状,则会被归类为确诊病例。

吴尊友说,阳性检测结果并不一定意味着一个人感染了病毒。实验室检测通常会检测到来自喉咙或鼻拭子中病毒的遗传物质,但在某些人身上,病毒可能尚未进入细胞并开始复制,他说。但目前尚不清楚是否存在这种“携带者”,即病毒检测呈阳性但实际上并未感染的人。“这是重大的科学问题之一,”他说。

但中国境外几位接受Nature采访的传染病研究人员对此表示不同意。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病毒学家安吉拉·拉斯穆森说,病毒通常必须在宿主体内复制才能达到可检测的水平。她说,如果病毒在一个人的鼻子里,但尚未感染任何细胞,那么“我怀疑从这种类型的暴露中获得的鼻拭子中的病毒是否可以被检测到。”

昆士兰大学布里斯班分校的病毒学家伊恩·麦凯说,从官方统计中遗漏这些病例会给人一种病毒比实际情况更严重的印象。麦凯说,这可能会误导其他试图为COVID-19这种疾病在他们的人口中最可能产生的影响做好准备的国家。

丢失的联系人

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的传染病免疫学家和流行病学家迈克尔·米娜说,不计算无症状病例也会妨碍模拟病毒以了解其程度和传播的努力。米娜说,流行病学家试图拼凑传播链,他们可能会包括被感染但没有症状的人。

他和其他研究人员怀疑,实际感染人数远多于已报告的74,000多例病例,而且大多数病例可能是无症状的,如果进行检测,结果将呈阳性。

世界卫生组织驻瑞士日内瓦发言人塔里克·贾萨雷维奇表示,从公共卫生的角度来看,中国关注记录有症状患者的人数是有道理的,因为这些人似乎是将病毒传播给其他人的群体。

米娜说,中国可能还在优先考虑对病人的护理和维持隔离,而不是衡量疫情的动态。从临床角度来看,将无症状患者排除在病例计数之外是合理的,因为如果一个人没有症状,他们就不需要医疗。他说:“如果我暂时戴上医生的帽子,我可以理解不将这些人纳入统计的决定。”

本文经许可转载,并于2020年2月20日首次发表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