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派对和健身房锻炼时播放欢快的曲调,在浪漫或沉思的时刻则保留低调的抒情歌曲。 音乐与我们的情感交织在一起,这并不是什么新鲜的观点。但是,我们最喜欢的音乐在过去几十年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些变化又说明了美国情感景观的哪些转变呢?
音乐是一种自然主义数据形式,就像流行的电视节目、文学作品和消费品销售一样,科学家可以从中取样,以深入了解我们的思想和价值观。研究人员 E. 格伦·谢伦伯格和克里斯蒂安·冯·谢弗着手研究过去五十年在美国流行的歌曲,他们从《公告牌》杂志的 Hot 100 排行榜中挑选了一些歌曲。谢伦伯格和冯·谢弗想了解音乐中的情感线索,例如节奏(从慢到快)和调式(大调或小调),自 1960 年以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最引人注目的发现是调式的变化。用大调创作的歌曲听起来往往温暖而活泼(想想披头士乐队 1965 年发行的《We Can Work it Out》),而用小调创作的歌曲听起来可能更阴暗和忧郁(想想 Green Day 乐队 2005 年发行的《Boulevard of Broken Dreams》)。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流行歌曲已经从大调转变为小调:在 1960 年代,85% 的歌曲是用大调创作的,而现在只有大约 40% 的歌曲是用大调创作的。广义上讲,声音已经从明亮和快乐转变为更复杂的东西。但需要注意的是,尽管老歌经常使用大调,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歌词是欢快的(例如,第五维度乐队 1969 年的《Wedding Bell Blues》讲述了一个女人渴望结婚的故事,尽管它是大调)。同样,夏奇拉 2006 年的热门歌曲《Hips Don't Lie》是小调,但它讲述了两个潜在恋人之间的紧张关系和炽热的欲望。
支持科学新闻业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业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有关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美国的流行歌曲也变得更慢更长。当研究人员分析每首歌曲的每分钟节拍数 (BPM) 时,他们发现从 1960 年代的平均 116 BPM 下降到 2000 年代的约 100 BPM。 1960 年代的歌曲往往不到三分钟,而最近的热门歌曲则更长,平均约为四分钟。
也许更有趣的是,我们目前最喜欢的歌曲更可能是情感模糊的(例如,听起来悲伤的歌曲节奏很快,或者听起来快乐的歌曲节奏很慢——比较蕾哈娜快节奏的舞曲《Disturbia》,它是小调,再比较艾丽西亚·凯斯的抒情歌曲《No One》,它是大调,但节奏相对较慢,只有 90 BPM)。研究人员认为,也许今天的听众在音乐方面更加成熟。过去的其他研究将音乐偏好与性格特征联系起来,例如,对悲伤音乐的偏好与更多的同情心、对体验的开放性和较少的性格外向有关。
C. 内森·德沃爾及其同事的其他研究使用语言分析表明,在 1980 年至 2007 年期间,流行歌曲的歌词变得更加以自我为中心和反社会(即暴力、更多亵渎),这种心理转变可能转化为歌曲音乐元素的改变。例如,沉思的、内省的歌曲不太可能是派对颂歌,因此它们可能节奏较慢。谢伦伯格和冯·谢弗还认为,艺术家可能会使用小调并创作较慢的歌曲,以赋予歌曲成熟感。毕竟,儿童音乐通常是快乐的,而许多以欢快、感觉良好的曲调而闻名的音乐家(例如,乔纳斯兄弟)则被归入商店的青少年区。
流行音乐发生变化的另一种可能解释是,更现代的音乐反映了我们社会所遭受的苦难和悲剧。例如,特里·F·佩蒂约翰二世和他的同事已经表明,在经济或社会困难时期,流行歌曲往往更长更慢。然而,谢伦伯格和冯·谢弗认为,他们在研究中发现的持续增加的持续时间和减少的节奏并不完全支持困难日益增长的观点,因为这将意味着我们的问题在过去五十年中一直在稳步增加。
也许流行歌曲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更加复杂,是因为美国人在音乐品味上变得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例如,随着全球化增加了接触外国艺术家的机会,这些艺术家可能在多年前还未进入美国人的视野,我们吸收并受到他们新声音的启发。
尽管我们只能推测音乐演变的具体原因,但我们仍然可以将社会的偏好视为公众意识的指标。也许韩国说唱歌手 PSY 的具有感染力的《江南 Style》在 2012 年走红的原因是因为面对我们无法立即控制的令人不安的世界事件(经济危机,就是说你),我们需要一点轻松和乐趣。谢伦伯格和冯·谢弗强调,他们的初步观察只是打开了探索情感与音乐消费之间联系的大门。也许有一天我们会更多地了解我们喜爱的音乐和我们所处时代背后的秘密。
您是专门研究神经科学、认知科学或心理学的科学家吗?您是否读过最近发表的同行评审论文,并且想就此撰写文章?请将建议发送给《思想问题》编辑加雷思·库克,他是《波士顿环球报》一位荣获普利策奖的记者。可以通过 garethideas AT gmail.com 或 Twitter @garethideas 与他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