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曾经是今天南海基底的长期消失的构造板块在消失 2000 万年后被重新发现。
该板块仅从婆罗洲山脉的一些岩石碎片和地球地幔深处探测到的巨大板块的幽灵般的残余物中得知。它曾经是太平洋的四分之一大小。科学家们将其命名为“蓬托斯板块”,因为在其存在时期,它位于被称为蓬托斯洋的海洋之下。
乌得勒支大学的博士候选人苏珊娜·范·德·拉赫马特 (Suzanna van de Lagemaat) 告诉 Live Science:“发现我们根本不知道的板块的残余物令人惊讶。”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有关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范·德·拉赫马特和她的同事最初研究的是太平洋下的太平洋板块。构造板块不断地相互移动,海洋板块中的地壳比大陆板块更稠密,因此海洋板块在称为俯冲的过程中被推到大陆板块之下并消失。然而,有时,来自消失板块的岩石会被纳入造山运动中。这些残余物可以指向古代板块的位置和形成。
研究人员试图在婆罗洲进行实地考察时,寻找其中一个古代消失板块(称为凤凰板块)的残余物。范·德·拉赫马特说,科学家可以查看岩石的磁特性,以了解它们的形成时间和地点;当岩石形成时,环绕地球的磁场会被“锁定”到岩石中,并且该磁场随纬度而变化。
但研究人员在分析他们在婆罗洲收集的岩石时发现了一些奇怪的东西。
范·德·拉赫马特说:“这个纬度与我们从已经了解的其他板块获得的纬度不符。”
为了解开这个谜团,她使用了计算机模型来调查该地区过去 1.6 亿年的地质情况。板块重建显示,在今天的中国南方和婆罗洲之间存在一个障碍——曾经被认为是由另一个名为伊邪那岐板块的古代板块支撑的海洋实际上并不在该板块上。相反,婆罗洲的岩石填补了那个神秘的空白。

1.2 亿年前古太平洋中显示的蓬托斯海洋板块重建图,以及其目前的遗迹。图片来源:Suzanna van de Lagemaat,乌得勒支大学
研究人员发现,该地点实际上被一个以前从未知晓的板块占据,范·德·拉赫马特和她的团队将其命名为蓬托斯板块。
9 月 29 日发表在《冈瓦纳研究》杂志上的重建表明,蓬托斯板块至少在 1.6 亿年前就已形成,但可能要古老得多。(在婆罗洲采集的岩石样本可以追溯到 1.35 亿年前。)它曾经非常巨大,但在其生命周期中稳步缩小,最终被推到南部的澳大利亚板块和北部的中国之下,在 2000 万年前消失。
同一个实验室十年前的研究也显示了蓬托斯板块的迹象。该研究着眼于地球中间层(地幔)的成像,俯冲的地壳最终会到达那里。它显示出一块来源不明的巨大地壳,但当时的科学家无法确定它来自哪里,范·德·拉赫马特说。现在,很明显,这块地壳是蓬托斯板块的残余物。
版权所有 2023 年Live Science,Future 公司。保留所有权利。未经许可,不得发布、广播、重写或重新分发此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