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2002 MICHAEL SKREPNICK/由菲尔德博物馆提供 |
科学家称,在中国发现了新发现的恐龙物种的遗骸,它是三角龙的远亲。这些兔子大小的动物——以其发现的地区和省份命名为辽角龙燕子沟种——代表了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小、最古老和最原始的新角龙类(角龙的主要谱系)。一份详细介绍这一发现的报告发表在最新一期的《自然》杂志上。
芝加哥菲尔德博物馆的彼得·马科维奇及其同事从中国义县组 1.24 亿至 1.45 亿年前的岩石中采集了化石,该地层最近出土了许多有趣的化石发现。该团队发现了两个标本,一个幼年头骨和一个近乎完整的成年头骨。他们确定辽角龙站立时约一英尺高,长度不到三英尺。根据该报告,这种生物的每只眼睛下方都有一个小而侧向的角,以及一个短而厚的颈盾,用于抵抗动物大型颌部肌肉的收缩。马科维奇指出,这些角不太可能是为了防御目的而进化出来的。“辽角龙似乎无法保护自己免受大多数捕食者的侵害,这些捕食者包括肉食性恐龙和鳄鱼,”他说。“相反,它可能依靠隐蔽或逃跑来保护自己。”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未来能够继续讲述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
虽然不像其著名的表亲那样具有威胁性,但辽角龙确实为角龙类(角龙亚目)的进化提供了新的线索。数百万年前,该类群分化为两个谱系,新角龙类(包括三角龙)和鹦鹉嘴龙科,即鹦鹉喙恐龙。研究人员报告说,新的化石确立了这种分裂发生在不晚于大约 1.3 亿年前,即白垩纪最早期的时期,并且它们的独特特征的进化速度比之前认为的更快。马科维奇说:“辽角龙表明,在许多博物馆展出的那些大型、壮观的物种是从一些非常小的祖先演变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