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力量在人民气候大游行中显现

通常不采取政策立场的科学家们为气候变化破例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有关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人民气候大游行最终可能成为敦促采取行动以遏制全球变暖的最大规模抗议活动。预计9月21日在纽约市举行的游行将吸引超过10万人,这将超过2009年哥本哈根出现的数万人。但是,有多少科学家,无论他们是否研究气候变化,会参加呢?
 
作家兼活动家350.org的比尔·麦基本首次提出的游行想法,旨在提醒聚集在纽约市参加联合国气候峰会的各国领导人,世界各地的人们要求采取行动阻止全球变暖。而自至少1970年代以来,许多科学家一直在呼吁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在一系列科学出版物和报告中,例如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系列。“撰写更多此类文章不会改变人们的想法,”南加州大学地质学家詹姆斯·鲍威尔说,他将参加游行并帮助组织科学界的参与。“我们需要做一些更引人注目的事情。” 像许多年长的科学家一样,鲍威尔说他这样做是为了他的孙辈。“我设想我的孙辈和他们的孩子在未来几十年会问:‘爷爷做了什么?’ 我想有一个答案。”
 
鲍威尔曾担任富兰克林与马歇尔学院和里德学院院长,经历了反对种族隔离撤资运动,他认为需要政治力量来迫使政治家采取行动。因此,他与前职业生物学家Lucky Tran合作,帮助组织科学立场,这帮助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科学家和组织,例如纽约科学院,该学院通过电子邮件敦促会员在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聚集,参加游行。“如果最了解情况的公民都不愿意采取行动,我们对避免气候灾难还有什么希望?” 大气科学博士生帕塔农·“普洛伊”·阿查库维苏特问道。她招募了哈佛大学的其他研究生参加游行,部分原因是受到一张科学家/超级英雄海报的鼓舞,该海报劝告科学家“动员起来游行[并]创造历史”。
 
正如世界最著名的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的那样:“那些有幸了解的人有义务行动”,圣母大学保护生物学家杰西卡·赫尔曼也呼应了这种观点,她指出,现在也是适应已经检测到和正在进行的气候变化的时候了。

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等科学组织认为,与领导人和个人进行沟通至关重要。“虽然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不是本次活动的赞助商或参与者,但我们强烈鼓励我们的会员科学家与他们的社区和民选领导人谈论气候变化已经对他们的社区和家庭产生的影响,” 这一首要的行星科学组织的执行主任克里斯·麦肯蒂说。“不幸的是,我们采取有意义行动的窗口不会永远敞开。”
 
许多科学分支很可能参加游行:当然是气候科学家,还有地质学家、气象学家、材料科学家,甚至工程师。“我参加游行是因为去年圣诞节,我的家乡温彻斯特——英格兰的古都——遭遇了至少四分之一个千年以来最严重的洪水,” 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候选人杰弗里·苏普兰说,他是参加游行的70名麻省理工学院学生和教员之一。“我们拥有开始应对气候危机的技术。我们缺乏的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政治意愿。”
 
在实验室里,苏普兰一直致力于制造更高效的光伏电池,将阳光转化为电能,以及更好的发光二极管,或LED,以减少产生照明所需的电量。这些技术可以帮助减少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向大气中的排放。这项努力可能包括更多地使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水力发电和/或核能,以及对燃烧化石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碳污染定价。许多经济学家认为,这种转向可再生能源的转变可以促进更强大的经济和更好的人类生活,而不是减缓这种增长。未来15年左右的基础设施决策将决定本世纪剩余时间内的温室气体污染水平。与此同时,将二氧化碳从大气中拉回来的技术可能至关重要,因为大气浓度正在接近百万分之400——并且还在上升。
 
科学家传统上不表达政策偏好,而是倾向于保持公正的立场。这种冷静、中立和客观将仍然是科学方法的基础。与此同时,鲍威尔说,“我们已经探测到一种威胁,这是人类历史上探测到的最大威胁。” 海平面上升仅此一项就可能在未来几个世纪迫使美国境内发生大规模内陆移民,他说。“在这一点上,我们需要放弃我们的沉默,有力地发声,而仅仅发声可能还不够。”
 
这是因为威胁很大。作为一名地质学家,鲍威尔指出,通过燃烧化石燃料,人类将气候变化等地质过程加速了1000多倍。过去地球在几个世纪或几千年中降温或升温,而现在却在几十年甚至几年内变暖。2013年创下了二氧化碳污染总量的新纪录——包括二氧化碳污染增长的最快速度——并且很可能在今年再次被打破。
 
或者,正如哥伦比亚大学古气候学家彼得·德梅诺卡尔所说:“相对于过去一千年,现代气候异常温暖,未来几十年将是另一个世界,与现代文明从未见过的任何事物都不同。这是一个非常令人清醒的事实。”
 
因此,他将与哥伦比亚大学的同事和他8岁的双胞胎女儿一起参加游行。“重要的是,他们要亲眼目睹很多人关心这个问题,并且愿意为此做些什么,”他说。“这关系到他们的未来。”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