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短缺或将提升疫苗犹豫人群的需求

在疫苗剂量仍然不足的情况下,即使是对疫苗持怀疑态度的人群,接种意愿也在上升

Bible-Based Fellowship Church in Tampa, Fla., working with the Pasco County health department and the Army National Guard, administered vaccines to residents 65 and older last month.

2021年2月13日,佛罗里达州坦帕市的圣经团契教堂与帕斯科县卫生部门和陆军国民警卫队合作,为65岁及以上的居民接种疫苗。该教堂的牧师积极向黑人社区推广疫苗接种。

免疫接种被认为是医学史上最成功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之一。然而,控制冠状病毒大流行不仅取决于疫苗的获取,还取决于个人接种疫苗的意愿。

皮尤研究中心的一项民意调查发现,在2020年9月,只有51%的美国人表示他们会接种疫苗。这个数字在2020年11月上升到60%,然后在2月份达到69%。在疫苗推广初期,接种疫苗非常困难的情况下,愿意接种新冠疫苗的人数一直在上升——看到邻居接种疫苗可能会引发羡慕之情,并减少对安全问题的焦虑。

行为经济学家利用心理学来理解经济决策,他们对这种态度转变非常熟悉。他们甚至为此创造了一个名字:稀缺性启发法。这个概念表明,消费者对供不应求的商品和服务的估值高于供应充足的商品和服务。


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有关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稀缺:匮乏的真实代价》一书的合著者埃尔达·沙菲尔表示,疫苗的可获得性,或者说缺乏,对我们的偏好以及我们对注射疫苗的价值具有巨大的影响。它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对疫苗接种的态度可能会改变。“人们的偏好没有明确的定义。我们是在不断形成偏好,”他说。“稀缺性启发法只是一种通用策略,即如果某样东西很难找到,那它一定更好。”

疫苗供应问题也在黑人社区中显现出来,他们在新冠病例数量、作为一线工作人员的暴露以及缺乏疫苗获取方面承受了不成比例的负担。由于担心被用作医疗试验对象,黑人是接种疫苗最不情愿的群体之一。然而,当早期的疫苗数据显示白人优先于有色人种时,态度开始发生转变。

北卡罗来纳中央大学临床护理助理教授布列塔尼·贝克一直深入参与在全州范围内减少黑人社区疫苗犹豫的努力,并目睹了观点的巨大转变。“在少数族裔社区中,对医疗保健存在这种不信任感。但另一方面,感觉就像是‘为什么大多数群体能够获得这种疫苗,而我们被排除在外,他们是否在故意边缘化我们?’”贝克说。“黑人已经以不成比例的速度死亡。这促使很多人改变了想法。”

数字似乎证实了贝克的观察。在上个月进行的皮尤民意调查中,61%的黑人美国人表示他们计划接种新冠疫苗或已经接种过,比11月份增加了近20个百分点。

然而,有时,稀缺性的心理也会朝相反的方向发展。蒙特利尔康考迪亚大学资源稀缺心理学研究主席卡罗琳·鲁表示,缺乏某种渴望的东西会说服一些人变得更加利他。他们的首要本能不是试图为自己获取难以获得的资源,而是为更大的利益而牺牲。

就新冠疫苗而言,他们可能会试图把自己的位置让给他们认为更值得或更需要的人,鲁说这是一个错误。“由于后勤和[分发]的组织方式,如果你有机会,那么你应该抓住机会,”她说。“这不像你可以在不同地点之间或给其他人轻易转移。所以,你选择退出并不能真正帮助整个社会。”

乔·拜登总统最近宣布,美国将在5月底之前拥有足够的疫苗来为全国所有成年人接种疫苗——比之前预计的提前了两个月。截至3月初,已接种超过9000万剂疫苗。那么,当稀缺不再是问题时会发生什么?犹豫是否会卷土重来?

这似乎不太可能。沙菲尔指出了行为经济学中的另一个观点:称为社会证明的启发法,也称为信息性社会影响,当一个人不确定如何行动,或者相信谁或什么时,会向他人寻求行为指导。

当可以直接观察到时,社会证明最有效。它可能已经在改变态度方面发挥作用,但它需要成为更大的力量。虽然数千万美国人已经接种了疫苗,这似乎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数字,但如果对于正在考虑接种疫苗的人来说不可见,那么这些统计数据就没有意义。“我的猜测是,一旦我们有足够的供应,让‘去接种疫苗’成为实际的建议,而不仅仅是一种嘲讽,那么引入翻领别针、贴纸、社交媒体信息等来提供社会证明可能是明智的,”沙菲尔说。

与此同时,那些在社交媒体上涌现的“我接种了疫苗”的自拍和推文必须作为替代品。

在此处阅读更多关于《大众科学》冠状病毒爆发的报道这里。并在此处阅读来自我们国际杂志网络的报道这里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