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射电望远镜将扫描外星生命信号

一台巨型望远镜即将开始搜寻第一批恒星和星系

加入我们的科学爱好者社区!

超过 44,000 个无线电天线即将通过互联网连接,构成有史以来最雄心勃勃的射电望远镜之一。 其任务是扫描尚未充分探索的无线电频率,搜寻第一批恒星和星系,并有可能探测外星智慧生物的信号。

该阵列旨在监测低频无线电波。 这些辐射的一个主要来源是来自宇宙“黑暗时代”的冷氢气,那时冷氢气主导着宇宙,信号极其微弱。 当恒星最终爆发时,它们会在氢气中留下印记。 通过分析来自这种氢气的无线电信号随时间的变化,科学家可以深入了解第一批星系是如何形成的。

低频阵列(LOFAR)将由 48 个站点的天线组构成,这些站点分布在荷兰、德国、法国、瑞典和英国,所有站点通过光纤电缆连接。 国际 LOFAR 望远镜董事会主席海诺·法尔克表示,一台超级计算机将整合来自这些站点的信号,使该阵列成为有史以来可能最复杂、功能最全面的射电望远镜。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订阅,您将帮助确保那些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创想的、具有深远影响力的报道能够持续下去。


该阵列预计将于今年年中完工,届时将具备在 45 天内扫描整个北半球天空的能力。 据估计,它的最大分辨率相当于直径为 1000 公里(620 英里)的望远镜。 荷兰射电天文研究所 ASTRON 的迈克尔·怀斯指出,此外,该设计具有可扩展性,这意味着研究人员未来可以根据需要增加站点。

此外,LOFAR 的速度非常快,能够测量仅持续十亿分之五秒的事件。 更重要的是,LOFAR 本质上是由多个独立的射电望远镜组合而成,这意味着它可以同时运行多个科学项目,例如三个,怀斯说。

在未来几年内,该阵列还将扫描人造无线电波,以此作为搜寻地外文明(SETI)计划的一部分,其扫描频率将低于以往的 SETI 任务,并侧重于以往被忽视的频段。

本文曾以《扫描外星信号》为题在纸质版上发表。

Charles Q. Choi is a frequent contributor to 大众科学. His work has also appeared in The New York Times, Science, Nature, Wired, and LiveScience, among others. In his spare time, he has traveled to all seven continents.

More by Charles Q. Choi

SPACE.com is the premier source of space exploration, innovation and astronomy news, chronicling (and celebrating) humanity's ongoing expansion across the final frontier.

More by SPACE.com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