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科学》论坛 是来自科学技术领域专家的特邀文章,探讨热点问题。
人群喜爱黑白相间的动物。或许是鲜明的光暗对比唤起了人们初生几周时对世界样子的久远记忆。无论作何解释,我们常常会被斑马、虎鲸、大熊猫——尤其是白老虎的存在所吸引。问问拉斯维加斯的艺人齐格弗里德和罗伊就知道了。
有时这种吸引力会变成致命的,就像几周前一位年轻人跌入德里动物园老虎 enclosure 时所发生的那样。但在那起致命事件发生很久之前,动物福利倡导者就开始质疑饲养白老虎的明智性。30 多年前,时任纽约动物学会(现称为野生动物保护学会)主任的威廉·康韦开始确信,这些稀有的猫科动物仅仅是遗传缺陷的受害者,这种缺陷之所以被传播,是因为这些动物被当作光鲜亮丽的副业展览品饲养和蓄意繁殖。“白老虎是畸形,”他在 30 多年前宣称。“动物园的职责不是展示双头小牛和白老虎。”三年前,动物园和水族馆协会认可了这一观点,指示所有 AZA 成员停止任何圈养白老虎的繁殖(pdf)。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将帮助确保有关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事实是,白老虎是野生孟加拉虎种群中一种罕见但自然发生的基因变异的产物。即便如此,鉴于之前缺乏关于白老虎基因根源的精确信息,专家们对这个主题的困惑是可以理解的。直到去年,我们的团队才发表了这项工作,最终解开了这个谜团。
我们利用最先进的基因工具扫描了一个孟加拉虎家族的整个基因组,这个家族既包括橙色个体也包括白色个体,并根据来自 130 个不相关的同物种成员的数据验证了我们的发现。结果非常清楚:白老虎的显著特征源于一个单一的突变,即在一个被称为 SLC45A2 的“溶质载体”蛋白(遗传学家称之为 SLC45A2)中,一个氨基酸被另一个氨基酸——缬氨酸取代了丙氨酸。它的工作基本上是将特定的分子跨细胞屏障转移。
在从人类到鸡的其他脊椎动物物种中也观察到了 SLC45A2 的类似变异。除了极少数例外,这种交换对动物的唯一影响是外部色素沉着减少。这就是使白老虎变白的原因。而且,在以狩猎为乐的人类出现之前,这种突变对动物的生存和繁殖能力几乎没有影响——它们的大多数猎物物种都是色盲。
至少可以追溯到四个世纪前的记录表明,野生白老虎曾经在印度的森林中自由漫步。一些被射杀,另一些被捕获并送到皇家动物园,还有一些留在丛林中延续它们的血统。已知的最后一只野生标本于 1958 年被射杀,只留下了圈养繁殖种群。以狩猎为乐的捕猎、栖息地丧失和栖息地破碎化将其余的推向了灭绝。
今天活着的大多数白色孟加拉虎都是 1951 年捕获的一只孤独的雄性幼崽的后代。蓄意的近亲繁殖维持了动物的隐性颜色,但它也必然导致了一系列健康问题,这有助于激发威廉·康韦的“双头小牛”夸大之词。事实上,对在美国辛辛那提动物园出生的 52 只白老虎的观察没有发现任何显著的遗传缺陷,除了动物的视力有些弱点。
无论如何,我们现在知道如何减少或消除白老虎近亲繁殖引起的问题。既然关键的突变已被确定,就有可能识别和杂交繁殖孟加拉虎对,每只老虎都携带一个隐性基因的单拷贝。基本的孟德尔定律给出了任何一次怀孕有 25% 的概率产生白老虎后代,同时显著扩大健康动物的基因库。
并且认识到白老虎是其物种自然基因多样性的一部分,我们人类应该考虑拯救它们。事实证明,管理良好的野生动物圈养种群是教育、研究和筹款方面的宝贵资产——它们可以作为地球上日益减少的野生 species 的基因库。
没有人知道在人类猎人消灭它们之前,白老虎在它们的自然栖息地自由生活了多少个世纪——很可能是几千年。难道我们人类现在没有责任至少保持一些基因健康的白色孟加拉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