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DNA数据库起诉犀牛盗猎者

关于非洲犀牛的基因信息正在导致更严厉的判决

加入我们的科学爱好者社区!

研究人员表示,一个拥有数千只非洲犀牛DNA的基因数据库自八年前建立以来,已确保了对盗猎者的定罪,并导致更严厉的刑事判决。然而,并非所有科学家都相信这项努力是值得的。

在1月8日《当代生物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篇论文中,研究人员强调了这个数据库,该数据库已被用于120多个案例。例如,犀牛盗猎者西蒙·恩戈曼在南非克鲁格国家公园与护林员发生2011年枪战后,去年被判处28年监禁。他被定罪的部分原因是DNA证据将两只新割下的犀牛角与一只刚在公园被屠宰的动物联系起来。

南非比勒陀利亚大学的兽医遗传学家辛迪·哈珀说:“我们能够建立这些个体联系的大多数案件都导致了定罪,并且在许多情况下,判处了重刑。”她于2010年开始开发该数据库,以提供可在法律诉讼中使用的证据。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业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业 订阅。 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未来能够继续讲述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


自2000年代中期以来,南非的犀牛盗猎活动急剧增加,2013年至2016年间每年有超过1000头犀牛被杀。它们富含角蛋白的犀牛角每公斤售价超过60,000美元。“那就像黄金可卡因,”西雅图华盛顿大学的保护生物学家塞缪尔·瓦瑟说。

哈珀说,到目前为止,已向数据库提交了超过5,800起犀牛犯罪的样本,导致了120多起刑事案件。尽管很难在数据库的存在与盗猎趋势之间建立任何因果联系,但南非彼得马里茨堡Ezemvelo KZN野生动物保护机构的野生动物调查员罗德·波特表示,使用DNA证据被定罪的盗猎者不太可能对他们的判决提出上诉。

物有所值吗?

并非所有人都认同犀牛数据库的价值。瓦瑟指出,只有2%的犯罪案件导致了刑事案件。“它没有给你带来物有所值的结果,”瓦瑟说,他的团队已经使用缴获象牙的DNA确定了象牙盗猎热点地区,希望从源头上阻止这种贸易。“你需要追溯源头,从缴获物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这样你才能预测下一次事件将在哪里发生,”他说。

但是哈珀和她的团队表示,该数据库正在提供信息,这些信息可以帮助摧毁盗猎集团,其中许多集团总部设在亚洲。例如,在新加坡回收的一只犀牛角通过DNA与六周前发现的尸体联系起来。一名在斯威士兰检查站被捕的、前往香港的盗猎者,根据从缴获的三只犀牛角中提取的DNA信息,帮助确定了一条新的贩运路线,这些犀牛角与犯罪现场相匹配。

波特说,瓦解犯罪集团的最大挑战是说服外国警察部门像他在南非看到的那样,以同样的热情追捕盗猎者。“DNA正在向我们展示各种有趣的事情,但你必须让警察部门进一步调查。”

本文经许可转载,并于首次发布于2017年1月8日。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