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敦促大规模犬只疫苗接种以根除狂犬病

有些狂犬病感染可能不是致命的,但要特别警惕狗咬伤

去年,来自秘鲁和美国的研究人员团队取得了一项发现,该发现挑战了关于狂犬病最广泛的假设之一——除非医生在病毒到达大脑之前施用疫苗,否则该病毒几乎总是致命的。根据血液测试结果,科学家们了解到,秘鲁亚马逊河偏远地区约有六名村民之前曾被感染——可能是通过该地区常见的吸血蝙蝠的叮咬。但是,村民们并没有遭受狂犬病恶名昭彰的痛苦死亡,而是康复了,并且显然对进一步感染产生了免疫力。

这项发现使秘鲁人进入了少数未经疫苗接种而幸存狂犬病的人员名单。该精选群体中最著名的成员是珍娜·吉斯,一位威斯康星州的青少年,她在 2004 年也因接触蝙蝠而幸存下来。出于绝望,吉斯的医生临时采取了一种冒险的治疗方法,包括让女孩进入人工昏迷状态,这显然使她的身体有足够的时间来摧毁微小的入侵者。此后,医生们改进了这种疗法,现在被称为密尔沃基疗法,并在至少 39 名其他从未接种疫苗的患者身上尝试过。又有五人幸存下来。

混合的成功率和 2012 年的秘鲁研究强调了科学家们对狂犬病的了解是多么的少,尽管狂犬病作为人类的威胁有着悠久的历史。然而,根据越来越多的证据,研究人员现在认识到,并非所有狂犬病感染都是相同的或普遍致命的。许多不同的动物,包括狗、蝙蝠、狐狸和浣熊,都携带不同种类的狂犬病病毒。蝙蝠和狐狸携带的变种似乎较弱,有些人的免疫系统可能能够在不接种疫苗的情况下击败它们。然而,狗携带一种更具毒性的毒株,如果没有医疗干预,这种毒株很少被战胜。时至今日,犬类仍然是全世界最大和最危险的狂犬病携带者群体。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事业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未来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


即使医生有一天完善了狂犬病晚期的治疗方法,该程序也可能是复杂而昂贵的。大多数公共卫生专家认为,控制狂犬病的最佳方法是为最危险的宿主接种疫苗:所有家养和流浪狗,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菲律宾的一项兽医计划已大大减少了人类死亡人数,印度和坦桑尼亚的其他计划正在进行中。

可怕的疾病

狂犬病每年在全球范围内夺走约 55,000 人的生命——诚然,这比艾滋病或流感等造成的损失要小。然而,该病毒的可怕声誉是当之无愧的。症状出现缓慢,从接触狂犬病动物后几周到——在极少数情况下——一年多不等。狂犬病病毒从神经细胞爬行到神经细胞,最终从咬伤或伤口部位到达大脑。一旦病毒到达唾液腺,疲劳、发烧和发冷逐渐让位于幻觉、焦虑、剧烈抽搐和明显的口吐白沫。死亡是痛苦和可怕的,这就是为什么标准医疗实践要求在疾病的最后阶段保持患者镇静。

如果医生迅速采取行动,路易斯·巴斯德在 1885 年开发的狂犬病疫苗可以防止如此可怕的后果。(一个多世纪后,工业世界的大多数狂犬病死亡——包括美国每年一到两例——都是因为咬伤未被识别或未被认真对待。)但他的成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后果:正如 2012 年出版的《狂犬病:世界最恶毒病毒的文化史》(维京成人)一书中所解释的那样,狂犬病成为新兴的生物医学研究领域的低优先级事项。

因此,当 15 岁的吉斯在 2004 年因患上严重的狂犬病入住密尔沃基威斯康星儿童医院时,在她被一只在她教堂周围飞舞的蝙蝠咬伤一个月后,仍然没有成功的治疗方法。她发烧、半昏迷,并且不自主地抽搐。

她的医生,小儿传染病专家罗德尼·E·威洛比,从未见过狂犬病病例。他仔细查阅了稀少的医学文献,发现了一线希望:一项实验表明,让老鼠保持麻醉状态,不知何故使它们能够从狂犬病感染中恢复过来。狂犬病病毒会破坏脑干神经元之间通常的电化学通讯,从而使脑干失去调节心脏和肺功能的能力。威洛比推断,也许用全身麻醉有效地使大脑沉默——同时用心脏搭桥机和机械呼吸机维持患者的生命——将为免疫系统争取足够的时间来摧毁病毒。他决定尝试一下。

出乎意料的是,治疗成功了。吉斯在病毒风暴中幸存下来,尽管她遭受了一些脑损伤,并花了两年时间重新学习说话、站立和行走。她于 2011 年大学毕业,现在是一名动物护理员和励志演说家。与此同时,威洛比继续改进他的干预措施。但即使是他也承认,这种程序对于大多数诊所来说不是一个可行的选择,因为它需要太多的资源。

事实上,一些研究人员怀疑密尔沃基疗法是否真的有效。这些反对者提出,至少一些患者幸存下来的真正秘诀是,他们是被狗以外的动物咬伤的,这些动物传播的狂犬病病毒剂量非常小,或者是人类免疫系统可以自行清除的毒株。

犬类携带者

虽然医生们争论密尔沃基疗法是否有效,但公共卫生专家一致认为,应对狂犬病最有效的方法是从源头上阻止该疾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在全球范围内,家养和流浪狗每年造成近 55,000 例狂犬病死亡。负担往往最沉重地落在农村地区的人们(尤其是儿童)身上,这些地区获得狂犬病疫苗的机会有限,狂犬病疫苗每年给超过 1500 万人接种,以在有人接触狂犬病后尝试预防该疾病。

这使得预防狗的狂犬病成为减少人类死亡人数的最佳选择。纯粹从经济角度来看,大规模犬只疫苗接种当然是有意义的。犬疫苗不仅比人类注射疫苗便宜,而且比人类狂犬病病例的重症监护治疗便宜得多。但是,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前狂犬病主任、现任非营利组织全球狂犬病控制联盟 (GARC) 研究主任查尔斯·鲁普雷希特说,从政治上讲,当人们的需求在世界许多地方仍然如此明显时,让任何人关注狗的健康和福祉可能很困难。“医学解决人类健康问题,农业解决牲畜问题——狗两者都不是,”他说。“我们需要有远见才能看到这是一个公共卫生问题:你给狗接种疫苗,人类狂犬病病例就会减少,你可以把你的公共卫生资金用于其他目标。”

尽管数字令人望而生畏——据估计,世界流浪狗数量为 3.75 亿——但 GARC 研究人员认为,犬只疫苗接种计划在后勤上是可行的,并且他们在非洲和亚洲建立了试点项目(其中一些项目得到了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的支持)。在菲律宾的保和岛(人口:130 万),研究人员为估计 70% 的狗群接种了疫苗。2007 年之前,每年约有 10 人死于狂犬病;自 2008 年以来,只有 1 人死于该疾病。

说服人们为宠物接种疫苗并不总是容易的。处理流浪狗更具挑战性。由于中国农村地区(主要是南方)狂犬病死亡人数持续上升,该国组织了几次大规模捕杀狗的行动,这受到了疾病控制专家和动物权利活动家的严厉批评。即使捕杀在短期内有效,流浪狗的数量也必然会反弹,病毒也会如此。与此同时,随着中国工人变得更加富裕,养狗作为宠物的流行程度持续上升——其中约一半可能未接种疫苗。

一旦研究人员弄清楚如何取消注射,也许为狗接种疫苗似乎是一个更可行的计划,注射需要围捕动物,以及对疫苗进行适当的冷藏和储存。一些特别有希望的项目传播掺有疫苗的食物颗粒,类似于美国用于控制浣熊狂犬病的处理过的鱼粉块。一些食物颗粒还包括绝育避孕药,以减少未接种疫苗的新生儿数量并缩小流浪狗的数量。

鲁普雷希特指出,如果这种仍在为狗开发的疫苗能够商业化,它们将在中国和印度找到现成的市场,这两个国家是流浪狗数量最多和狂犬病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必要的商业知识和技术敏锐性已经到位:中国和印度恰好是发展中国家最大的疫苗生产国。

大众科学 Magazine Vol 309 Issue 2本文最初以“重新思考狂犬病”为标题发表于《大众科学》杂志第 309 卷第 2 期(),第 28 页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0813-28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