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人磕到脚趾时,他会通过偏向另一条腿来弥补。更戏剧性的是,如果他失去了双腿的使用能力,他仍然可以爬行以从 A 点到达 B 点。现在,一个形状像四足海星的机器人也可以做到这一点。这款在康奈尔大学设计的九件式设备,即使在遭受损坏后也能朝着目标前进。在《科学》杂志本周发表的一篇论文中,研究人员描述了这种机械野兽评估自身状况的算法。
“这里的主要进步不仅仅是诊断和恢复,而是机器人如何做到这一点,即建立一个自身的模型,”现在在佛蒙特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家 Josh Bongard 解释说。过去,试图从损伤中恢复的机器人会尝试数十万次无效的试错过程,旨在克服损伤。但 Bongard 指出,如果这些机器人要成为“下一代行星探测器”,“你不能假设这个机器人可以进行数十万次试验。它可能会进一步损坏自己或从悬崖上掉下去。”因此,Bongard 与他的同事 Victor Zykov 和 Hod Lipson 一起,对他们的机器人进行了编程,使其能够仔细选择行动,从而尽可能减少动作次数。
该机器人使用“驱动-感知”系统,在决定做什么之前会运行许多可能性。在其电子大脑中,机器人会执行一个随机的五秒钟动作——例如抬起左腿,然后抬起右腿。然后,它会将该动作插入 15 个随机选择的模型中,这些模型本质上是对机器人如何组装的 15 个猜测。然后,它将处理在每个模型中执行特定动作的所有结果——例如,一个模型可能会预测它会导致机器人向左倾斜;另一个模型可能会表明机器会向右倾斜。最后,机器人执行该动作。
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有关塑造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如果机器人最终向左倾斜——其身体上的四个传感器可以确定这一点——它将抛弃所有没有做出该预测的模型。“这基本上是自然选择的粗略类比,”Bongard 指出。“这是一个由 15 个自我模型组成的群体,更合适的模型会传播,而不太合适的模型会消亡。”
研究人员让机器人在状态最佳时运行该算法,发现其选择的移动模式是产生足够的动量来向前抛掷身体,有点像尺蠖。当 Bongard 切断其一条肢体时,它反而蹒跚前行。佐治亚理工学院的机器人专家 Ronald Arkin 表示,这款新型坚韧的机器人让他想起了第一部《终结者》电影中阿诺德·施瓦辛格饰演的半机械人:该机器尽管遭受了几次机械挫折,仍“勉强前进”以达到目标。然而,在现实世界中,“在人们无法到达的情况下,它可能具有重要的价值,”他评论说。“它在搜索和救援或地外探索方面具有一些应用。”
目前,该机器人还没有完全为任何时间敏感的操作做好准备。研究人员将两次动作之间的时间设置为 20 分钟,因为在这个阶段,他们只是想看看机器人是否可以克服逆境。Bongard 相信,在未来,机器人可以更快地运行其算法。“没有理由说明该机器人不能通过无线方式与一组计算机通信,”Bongard 说。“实际上,您可以非常快速地并行化此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