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IMATEWIRE | 根据国际能源署最近的一份报告,2022年全球清洁能源支出预计将激增 12%,达到 1.4 万亿美元,因为世界各国将资金投入可再生能源、电动汽车和能源效率领域。
国际能源署年度全球能源投资回顾中的这一发现尤其值得关注,因为它代表了在世界各国领导人优先考虑能源安全和负担能力之际,能源转型正在加速,而这又是由于新冠疫情的后遗症和俄罗斯入侵乌克兰造成的。
可再生能源、输电网络和储能占全球电力部门投资的 80%,超过了石油和天然气生产以及煤炭开采的总支出。现在,全球每周销售的电动汽车数量相当于十年前一年的销量。国际能源署发现,即使是绿色氢能和碳捕获等技术也已开始获得发展势头。
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将有助于确保有关当今世界塑造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但绿色里程碑之下潜伏着能源转型的隐患。
清洁能源支出增长中约有一半是由于价格上涨,而不是对新的清洁能源产能的投资。这些价格上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供应链受阻,无法跟上对太阳能电池板、风力涡轮机和电动汽车中使用的关键矿物不断增长的需求。清洁技术的采用在全球范围内差异很大。富裕国家正在将资金投入更清洁的技术,而能源转型在很大程度上绕过了不太富裕的国家。
还有一点:国际能源署表示,尽管绿色技术支出加速,但世界仍未走上到 2050 年实现净零排放的轨道。
国际能源署执行干事法提赫·比罗尔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大幅增加投资以加速清洁能源转型是唯一持久的解决方案。” “这种投资正在增加,但我们需要更快地增加投资,以减轻化石燃料价格高企给消费者带来的压力,使我们的能源系统更加安全,并使世界走上实现气候目标的轨道。”
国际能源署的报告发布之际,全球能源市场正处于动荡之中。2022 年初,石油市场已经趋紧,需求增长快于供应。需求增长因炼油危机而加剧。国际能源署认为,去年全球炼油能力三十年来首次下降。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只会加剧这种动态,因为世界上许多富裕的民主国家都避开了俄罗斯石油。
战争还扰乱了天然气市场,欧洲争先恐后地寻找液化天然气货物来替代俄罗斯的天然气运输。随着天然气市场变得更加紧张,许多国家已转向煤炭作为替代品。问题是:由于对采矿业的投资减少,煤炭市场已经捉襟见肘。
这种情况在 2021 年发生了变化,煤炭投资反弹了 10%。预计今年煤炭投资将再增长 10%。
煤炭的增长主要由中国和印度推动,尽管欧洲也在转向煤炭作为天然气的替代品。中国在 2021 年下半年新增了 3.5 亿吨新的煤矿产能,并继续批准新的燃煤电厂。作为参考,美国去年的煤炭产量为 5.78 亿吨。
化石燃料市场的危机导致人们呼吁增加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生产的支出。但是,尽管化石燃料的支出正在增加,但清洁能源的增长速度仍然更快。中国对煤炭的投资得到了大规模清洁能源投资的补充。去年,中国在清洁能源上的支出为 3800 亿美元,而欧盟为 2600 亿美元,美国为 2150 亿美元。
可再生能源是清洁能源支出激增的核心。国际能源署表示,即使在最近化石燃料价格上涨之前,风能和太阳能通常也是最便宜的新发电形式。该机构预计,2022 年可再生能源支出将超过去年创纪录的 4400 亿美元投资。太阳能现在约占所有可再生能源投资的一半,而风能则看到资金从陆上设施转向海上项目。可再生能源支出有助于加速向更清洁燃料的转型。
2015 年至 2020 年间,清洁能源年度支出平均增长 2%,而今年预计将增长 12%。
国际能源署能源投资部门负责人乔纳森·科佩尔表示,结果是,世界试图解决能源市场的当前危机,同时也在规划更广泛的摆脱传统燃料的转型,情况喜忧参半。
科佩尔说:“长期解决方案非常明确。问题是如何到达那里,以及是否存在停顿。”
向更清洁燃料的转型面临着一系列重大障碍。随着电动汽车销量激增,对其电池中使用的矿物的需求也随之激增。
国际能源署估计,电动汽车电池中正极材料成本(包括锂、镍和钴)的份额已从 2010 年代中期的电池成本的 5% 上升到今天的 20%。就风能和太阳能而言,关键矿物成本的上升可能会逆转几十年来的成本下降趋势。
关键矿物成本的上涨正在引发对采矿业的新投资,这应在未来几年缓解价格担忧。国际能源署估计,专注于锂的公司在 2021 年将其支出增加了 50%。新矿勘探支出增加了 30%。
为可再生能源和电动汽车提供服务的新矿业产能投资与石油和天然气钻探支出形成对比。虽然上游石油和天然气支出在 2021 年反弹了近 10%,达到 3800 亿美元,但仍比新冠疫情之前的水平低 20%。
科佩尔表示,即使价格飙升,世界对石油和天然气的长期需求问题也阻碍了对石油和天然气的新投资。
他说:“没有人对清洁能源抱有相同的想法。清洁能源的基本面光明,所以我认为我们将看到电动汽车、太阳能电池板和风力涡轮机背后产品的升级。”
能源转型面临的更紧迫的挑战是全球各地出现的区域差异。
全球约 80% 的电动汽车销量来自中国和欧洲,而 90% 的电动汽车基础设施支出来自中国、欧洲和美国。在电力部门,新兴市场在清洁技术上的支出年均增长 3%。要使世界实现净零排放,这一比例需要增加到 25%。
科佩尔表示,除非转型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否则世界无法实现净零排放。但他补充说,“这不应意味着发展中经济体应该承担转型成本的融资。”
目前,不太富裕的国家正受到化石燃料价格上涨的冲击。国际能源署估计,亚洲和非洲有 9000 万人再也负担不起能源费用。
转载自 E&E News,经 POLITICO, LLC 许可。版权所有 2022 年。E&E News 为能源和环境专业人士提供重要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