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奇特的现象长期以来困扰着发展心理学家:为什么婴儿在某些实验中看起来非常聪明,但在用其他旨在测量相同知识的任务进行测试时却完全茫然?将玩具藏在毯子下,大约七个月以下的婴儿不会伸手去拿,这表明他们尚未掌握物体永久性的概念,即物体在看不见时仍然存在。然而,仅仅是观察物体的实验表明,早在两个半月大的婴儿就已经意识到了这个概念。
对于这种差异的标准解释是,婴儿很早就有了这个概念,可能从出生时就有了,但几个月来他们不发达的运动技能阻碍了他们掀开毯子。尽管如此,这种说法可能是不够充分的,因为即使是学会拉毯子的婴儿也未必会这样做来揭开隐藏的物体。
因此,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的心理学家由香·穆纳卡塔提出了一个解决这个难题的新关键:知识是随着时间推移而发展的。“这不像婴儿有一天突然有了顿悟——这是一个逐渐理解的过程,”她解释说。在即将发表在《心理科学》杂志上的一篇论文中,穆纳卡塔和南卡罗来纳大学的珍妮·L·辛斯基提供了一些证据,表明婴儿“通过经验逐渐发展出更强的物体表征”,并且有些任务比其他任务需要更强的心理表征。
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将帮助确保有关塑造我们今天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在对 24 名婴儿进行测试时,研究人员首先让每个七个月大的婴儿充分熟悉一个简单的粘土玩具。然后,他们测量了婴儿伸手去拿这个玩具与新玩具的频率。正如许多先前研究预测的那样,婴儿绝大多数情况下更喜欢新奇的玩具而不是熟悉的玩具,时间占比分别为 88% 和 39%。但这仅在玩具清晰可见时才成立。当研究人员关掉灯(并通过红外摄像机观察)时,他们发现婴儿通常的新奇偏好完全逆转。在黑暗中,婴儿只在 20% 的时间内伸手去拿他们最后一次看到新玩具的区域,而熟悉的玩具则为 32%。
研究人员得出结论,熟悉玩具加强了婴儿对玩具的心理表征,足以让他们去寻找它。相反,婴儿没有伸手去拿很酷的新玩具,因为他们接触新玩具的时间不够长,无法在黑暗中回忆起它。
罗格斯大学心理学家卡罗琳·罗维-科利尔认为,这只是对数据的一种解读。婴儿在黑暗中伸手去拿熟悉的物体可能是因为那是一种不同的游戏。她还想知道,在黑暗中伸手去拿熟悉的物体的模式是否适用于不同的熟悉程度,因为新奇可能是一种特殊情况,而不仅仅是较低程度的熟悉。
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的心理学家瑞秋·基恩提出了另一种可能性:婴儿并不害怕黑暗,事实上可能会觉得黑暗令人愉快地有趣。她假设“黑暗这种新奇环境中的熟悉物体在某种程度上是新奇的”,并指出,中等程度的新奇感已被证明比完全新奇或完全熟悉更具吸引力。穆纳卡塔说,她正在进行另一项实验,以检验这种解释。但即使那样也可能无法解决问题。正如基恩所说,“即使我们一直在这样做,也很难推断出婴儿大脑中发生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