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古老的面孔正在为我们最早的祖先揭示新的曙光。考古学家在埃塞俄比亚发现了一个 380 万年前的人族头骨,这是一个罕见且保存异常完整的样本,它可能会改变我们对人类最著名的祖先之一露西的起源的认知。
发现该头骨的研究人员表示,它属于一个名为南方古猿湖畔种的物种,并且让研究人员首次能够很好地观察到这个人族的脸部。人们认为该物种早于露西的物种,即南方古猿阿法种。但最新的发现表明,南方古猿湖畔种与露西的物种在史前埃塞俄比亚的土地上至少共存了 10 万年,研究人员表示。这暗示着早期人族进化树比科学家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但其他研究人员表示,证据尚不确凿。
“人族头骨化石是非常罕见的珍宝,”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分校的古人类学家卡罗尔·沃德说,她没有参与这项分析。“对我而言,这就是我们一直在等待的样本。” 对该头骨的分析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 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保存异常完好
南方古猿阿法种生活在约 400 万至 300 万年前的东非。它对于理解人类进化非常重要,因为它可能是从中演化出约 280 万年前的“真正”人类属,即智人属的类人猿物种。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研究人员在埃塞俄比亚和肯尼亚发现了数十块可追溯到 400 万年前以上的南方古猿化石碎片。 大多数研究人员认为,这些较老的化石属于更早的物种,即南方古猿湖畔种。 人们普遍认为,南方古猿湖畔种逐渐演变成南方古猿阿法种,这意味着这两个物种从未共存过。
这个在埃塞俄比亚沃兰索-米勒遗址发现的 380 万年前的人族头骨,现在表明事实并非如此。 一个由俄亥俄州克利夫兰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约翰内斯·海尔-塞拉西领导的古人类学家团队在 2016 年发现了这个样本,被称为 MRD 头骨。
该化石的牙齿和下颌的特征表明它属于南方古猿湖畔种。这是一个重要的结论,因为到目前为止,研究人员只发现了少数南方古猿湖畔种头骨的碎片。
“这个样本的保存确实非常出色,”德国莱比锡马克斯·普朗克进化人类学研究所的古人类学家斯蒂芬妮·梅利洛说,她参与了最新的研究。她说,这个头骨只发现了两个大块,对于这个年龄的样本来说,这是难以想象的不可能。“我们这次的发现真是太幸运了。”
共存?
这项发现使得重新评估其他南方古猿的面部化石成为可能,包括 20 世纪 80 年代在埃塞俄比亚发现的一块 390 万年前的额骨碎片。 到目前为止,还不清楚这块碎片属于南方古猿阿法种还是南方古猿湖畔种。 但现在研究人员已经能够证明,这块碎片具有在较年轻的南方古猿阿法种头骨中可见,但在 MRD 头骨中不存在的特征。 假设这块额骨碎片属于一个南方古猿阿法种个体,而 MRD 头骨属于一个南方古猿湖畔种个体,研究人员认为这两个物种可能在该地区共存了 10 万年或更长时间。
海尔-塞拉西和他的同事表示,露西的物种很可能仍然是从南方古猿湖畔种进化而来的。 但他们认为,这是通过“物种形成事件”实现的:或许一小群南方古猿湖畔种在基因上与普通人群隔离,并进化成南方古猿阿法种,最终在竞争中胜过了范围更广的南方古猿湖畔种群体。
梅利洛承认,主张局部物种形成事件而不是整个人群的逐步转变可能看起来像是在吹毛求疵,但她说,确切了解人族物种是如何进化的,是解开它们进化方式的关键第一步。
一些研究人员准备考虑南方古猿阿法种和南方古猿湖畔种共存的可能性。“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说法,”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古人类学家大卫·斯特雷特说。
但斯特雷特和沃德都认为,证据尚不确凿,因为它主要依赖于两块化石——MRD 头骨和 20 世纪 80 年代发现的额骨碎片。 斯特雷特认为,未来的化石发现可能有助于巩固这一观点。
人族邻居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古人类学家蒂姆·怀特认为,在证据如此有限的情况下,现在就修改我们对露西起源的理解还为时过早。 但他说,研究人员越来越普遍地认为,在过去数百万年的任何给定时间点,都有两种或更多人族物种共存。
海尔-塞拉西认为,在 300 万到 400 万年前,多种人族物种确实共存,而不仅仅是因为 MRD 头骨。 2012 年,他和他的同事描述了来自沃兰索-米勒的一块 340 万年前的人族化石脚,它有一个可对握的大脚趾。 这是当时已知存活的人族中没有的特征,这意味着这只脚属于一个神秘但独特的物种,它们共享了这片土地。
“沃兰索-米勒遗址的发现清楚地向我表明,存在多种早期人族物种,”海尔-塞拉西说。
本文经许可转载,并于2019 年 8 月 28 日首次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