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粒子到底在做什么?

本侧栏是一揽子补充我们发表在《大众科学》五月刊上的关于量子擦除的故事的一部分

加入我们科学爱好者的社群!

精明的读者可能已经注意到,在主要文章中,我们煞费苦心地——并且有点偷偷地——避免说相互干涉的量子粒子实际上同时在两个位置(使用了诸如“似乎”和“好像”之类的短语)。使用这种听起来像法律术语的措辞的原因是我们根本不知道粒子“真正”做了什么。

如果我们测量粒子走了两条路径中的哪一条,我们只会测量到它精确地走了一条路径。但是,当我们不进行这样的测量,并因此最终得到干涉图案时,我们应该如何解释这种情况?经典的波只有在两个方向都有波的情况下才能产生干涉。那么这是否意味着粒子真的走了两条路?量子理论没有告诉我们。

在某些方面,量子力学的描述与经典干涉波的描述非常相似。粒子在数学上用一种特殊的量子波来描述,称为波函数。当发生干涉时,每个粒子的波函数都包含与粒子走每条路径的部分相对应的部分,很像经典干涉波具有两个方向的部分。不幸的是,在埃尔温·薛定谔提出波函数的概念八十年后,物理学家们仍然对它所描述的物理现实的本质存在分歧。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工作 订阅。 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物理学家完全同意如何使用波函数来预测测量结果,有时具有非凡的精度和准确性。但是,在测量之前,应该如何解释波函数的物理含义仍然不确定——甚至存在争议——并且很可能永远如此。如果波函数将粒子描述为处于两条路径的叠加态,这是否意味着粒子“真的”走了两条路?没人知道。

例如,根据量子力学的所谓哥本哈根解释,人们根本不允许询问在没有进行测量的情况下发生了什么。在“多世界”解释中,粒子确实走了两条路。更重要的是,即使我们测量到它走了一条特定的路径,它仍然走了两条路——实际上,宇宙分叉了,在我们的分支中,粒子走了一条路,而在另一个分支(其中有我们完全相同的副本)中,它走了另一条路。而在玻姆-德布罗意“导波”解释中,存在一个量子波,它确实走了两条路径,但干涉粒子更像是那个波浪上的冲浪者,选择了一条特定的(但未知的)通过狭缝的路径。

请注意,尽管对“幕后”发生的事情有不同的模型,但所有这些解释对实际测量的结果都做出了完全相同的预测。换句话说,没有实验方法来区分它们,因此无法宣布一种解释是“正确的”。

也许正是由于所有这些解释中令人不安的特征,著名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将双缝实验描述为量子力学的真正谜团。

奇怪的是,在量子计算的新领域中,量子物理学家似乎不太犹豫地声称量子比特(量子位)同时处于“0”和“1”的状态。这种说法完全等同于说一个粒子同时穿过一个狭缝和另一个狭缝。


更多探索

查看量子擦除的幻灯片

在博客中讨论实验

实验需要什么

偏振器如何作用于光子

量子擦除器如何工作

关于偏振膜的说明

实验故障排除

更多实验

印刷版中的三偏振器难题的答案

波浪何去何从?更多关于干涉的信息

前沿实验:干涉足球

延迟选择实验

量子粒子到底在做什么?

什么被擦除了?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