瞳孔大小:信任的衡量标准?

研究人员 исследуют 当我们眼神交流时,为何以及何时我们会无意识地模仿对方的瞳孔大小

加入我们的科学爱好者社区!

瞳孔是丰富的社交信息来源。尽管瞳孔大小的变化是自动且无法控制的,但它们可以传达兴趣、兴奋、有益或有害的意图以及各种情绪。根据发表在心理科学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我们甚至会与他人同步我们的瞳孔大小——这样做会影响社交决策。

玛丽斯卡·克雷特,一位现任荷兰莱顿大学的心理学家,和她的同事招募了 69 名荷兰大学生参加一项投资游戏。* 每位参与者在观看虚拟伙伴的眼睛视频四秒钟后,决定是否向其转移零欧元或五欧元。投资的钱会增加三倍,接收者选择返还给捐赠者多少——因此受试者必须快速决定每个虚拟伙伴看起来有多值得信任。

研究人员使用眼动追踪仪发现,参与者的瞳孔倾向于模仿伙伴瞳孔的变化,无论是放大、缩小还是保持静止。正如预期的那样,受试者更倾向于向瞳孔放大的伙伴投入更多资金,这是无威胁意图的公认信号。受试者模仿伙伴瞳孔放大的程度越高,他就越有可能投资——但前提是他们是同一种族。白种人参与者更信任白种人的眼睛,而不是亚洲人的眼睛——这表明群体成员身份在解释这些微妙信号时很重要。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关于塑造我们今天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模仿在社交互动中很常见。我们通过采纳对方的姿势、面部表情甚至心跳来建立融洽关系。“在情绪研究中,人们非常关注面部表情,”克雷特说。“考虑到我们花费如此多的时间看着彼此的眼睛,我认为我们可以从瞳孔中学到更多。”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