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气候变化下的未来城市

数亿人口,主要来自发展中国家,正在涌入城市。 如果没有指导方针,这些城市可能会锁定高碳基础设施,从而使应对气候变化变得更加困难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事业: 订阅。 通过购买订阅,您将帮助确保未来能够继续讲述关于塑造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思想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


想象一下未来的通勤方式:“杰森一家”,还是更像“银翼杀手”?

家用轿车会在蔚蓝的天空中穿梭,还是机器会在永恒的黑夜中爬过崎岖的天际线?

这些景象是娱乐业的常见素材,但在大学、政府和工业界却理所当然地稀缺。 没人有水晶球能显示哪些未来的技术和行为——其中一些肯定会让今天的城市居民感到惊讶——已经变得司空见惯。

在气候领域,这样的水晶球将非常有用。 一些交通运输专家,在研究人口和经济趋势后,看到了一个巨大的碰撞过程:数亿人口,主要来自发展中国家,正在涌入城市。 他们的能源和资源需求——以及他们上班的方式——是全球排放量的一个巨大变数。

这些专家表示,除非有人指导城市发展,否则它们可能会锁定高碳基础设施,从而使应对气候变化变得更加困难。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城市地区已经占世界能源消耗的三分之二左右,到2030年将达到73%。 未来的城市将更大,数量也会更多。 联合国的数据显示,2009年有21个“特大城市”——人口超过1000万的城市群。 到2025年,将有29个——它们将容纳全球十分之一的人口。

如果化石燃料真的被锁定了呢? 英国智库“未来论坛”的“未来”高级顾问伊万娜·加兹巴拉表示,城市仍然会适应这一现实。 只是情况不会乐观。

从“蔓延城”到“可再生城”
“无论如何,未来都会发生一些非常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要么迫使我们以被动的方式做出改变,要么我们选择今天就预见并先发制人,通过我们现在开始思考的创新和解决方案来应对,”她说。

未来论坛最近发布了《特大城市在行动》报告,这是一项关于世界城市未来走向的思想实验——是走向无限蔓延和交通拥堵,还是高度计算机化的通勤方式以同步的节奏彼此并行? 它们会通过减少碳排放和污染来调整,还是这些会成为城市生活的永久祸害?

为了解答这些问题,该论坛咨询了研究人员和城市规划者,以及沃达丰、通用汽车和塔塔汽车等公司。 这些公司已经在为未来的城市制定战略,因为他们想在那里赚钱。

根据情况发展,这笔钱可能会以非常不同的方式到来。 在《特大城市》报告中,未来城市有四种可能性,每种可能性都有一个基本的组织原则,每种可能性都有其优点和缺点。

例如,“蔓延城”代表了私家车的最终胜利:城市尽可能快地拓宽和延长道路,但它们仍然输给了交通拥堵,交通拥堵像心脏病一样侵蚀着大都市的心脏。

相比之下,在“计划城”中,化石燃料价格过高,不能被视为理所当然,因此政府规划并计算机化其公民的生活,以使城市正常运转。 这使得许多人可以在家工作;其他人可以呼叫自动驾驶汽车,融入同步通勤网络。

然后是两种低碳情景,“可再生城”和“社区城”。 在第一种情景中,特大城市通过摆脱国家控制并建设密集的开发项目和公共交通来清理环境。 在第二种情景中,权力进一步下放:城市中心消失,一个人的整个生活都融入社区。 人们基于开源技术建造自己的交通工具,例如电动汽车、自行车和踏板车。 有些人在家酿造生物燃料。

国家可以跳过城市蔓延吗?
未来论坛没有预测哪种情景将在未来的特大城市中占据主导地位。 但其报告明确指出,这些城市可以选择低碳道路或高碳道路。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选择将有所不同。 以凤凰城为例,它是美国发展最快的大都市区之一,也是最以汽车为导向的地区之一。 2005年,有370万人以这里为家,但到2030年,将达到600万人。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该地区将在现在到2030年间花费400亿美元扩建道路并增加89英里的新道路。 它还将花费160亿美元用于新的交通运输,包括公交“超级网格”;其中大部分资金来自七年前做出的将更多资金用于交通运输而不是道路的决定。

那不完全是蔓延城,但公共交通起步太晚,短期内不会成为主要的交通方式。 “在西部地区,从一开始,方向就是汽车,”马里科帕县政府协会的高级项目经理罗杰·赫尔佐格说,该协会制定了区域规划。 他说,当MAG对该地区进行预测时,即使对公共交通进行了大量投资,它也不期望公共交通承担超过5%的出行量。

在亚洲,挑战是不同的:许多相关的基础设施尚不存在。

“问题是,你如何跳过我们在美国攀登的阶梯中的一些台阶?” 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联邦交通政策主任德隆·洛瓦斯说。 “你如何跳过蔓延城?”

城市面临着以汽车为“变量”的增长之痛
印度艾哈迈达巴德是试图回答这个问题的城市之一。 在英国殖民统治下,其成群的纺织厂为它赢得了“东方曼彻斯特”的绰号。 这些工厂从未远离市中心,因此城市发展密集。 世界资源研究所运营的交通项目EMBARQ印度项目主管马达夫·派伊说,即使在今天,艾哈迈达巴德的普通居民上班仍然需要行驶约5或6公里(3.1至3.7英里)。

像其他印度城市一样,艾哈迈达巴德预计将实现惊人的增长。 其450万人口将使其成为美国第二大城市。 派伊说,到2030年,它有望增长到1000万——特大城市规模。

为了防止在许多其他印度城市看到的交通拥堵和污染,派伊说,艾哈迈达巴德正在建设50公里的快速公交系统(BRT),这种方法模仿火车,但成本要低得多。 该市还要求新的开发项目沿着这些走廊进行,以便未来的居民不必拥有汽车。

相比之下,在班加罗尔,蔓延城可能正在形成。 派伊说,该市经济主要由位于城市郊区的信息技术园区驱动。 郊区在这些园区周围迅速扩张,使得12至15公里(7.5至9.3英里)的汽车出行成为常态。 印度报纸《印度教徒报》3月的一篇文章称班加罗尔的道路是“该国最混乱的道路之一”。

派伊认为,班加罗尔迟早将不得不痛苦地转型,摆脱私家车。

“最终,所有城市都将不得不这样做,因为否则你只会陷入交通瘫痪。 ……我可以预见到像班加罗尔这样的城市会变成曼谷,”他说。 “你会发展,但你会带着一个城市陷入交通瘫痪的所有痛苦而发展。”

在派伊和其他精明增长倡导者看来,汽车是决定城市扩张或紧凑程度的变量。 理性基金会城市和土地利用政策主管萨姆·斯塔利不同意:他认为亚洲城市可以拥有汽车,同时减少碳排放。

斯塔利正在研究中国城市的交通出行,他认为汽车是未来的现实; “个性化出行”太快捷、太便宜,公共交通无法取代它。

努力驶向更清洁的未来
但他也认为这可以是一个可持续的未来,如果汽车能够摆脱碳排放。 他说,在美国,除了温室气体外,几乎所有汽车污染都已通过技术进步消除。 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现在为解决温室气体问题提供了一种方法。 “我们可以在不改变出行方式的情况下实现脱碳。 这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他说。

斯塔利认为,未来的中国必须将道路和公共交通两种解决方案都应用于正在现代化并渴望出行的城市。 他说,这在许多城市设定出行方式目标方面显而易见。 例如,在北京,公共交通的目标是27%,步行20%,自行车23%,汽车29%。

大多数城市的公共交通目标为40%至50%。 但城市并非试图让这些乘客摆脱汽车——而是试图让他们摆脱自行车和人行道。 他们试图让人们走得更远、更快。 事实上,转向公共交通甚至可能导致碳排放量净增长。

《特大城市在行动》报告认同人们在这种意义上寻求更多的“出行”,但它也提出,未来出行可以采取新的形式。 例如,在高度自动化的“计划城”中,公司开发了更好的传输视频、音频和其他数据的方式,因此远程办公实际上已成为一项主要的气候和节能战略。

在一个描绘“计划城”的短片卡通中,一个名叫薇的角色解释说,她的丈夫在家工作:他是一名“虚拟工程师”,在海水淡化厂控制机器人,但他使用家中的大型配电盘。

薇自己乘坐自动驾驶汽车上班——这个想法在2002年的电影《少数派报告》中出现时,给交通运输界留下了深刻印象。

“这非常有道理,不是吗?” 薇说。 “关掉大脑,去上班。 有这么多人,我很高兴由一台大型计算机来负责。”

但我们想住在那里吗?
在这里,薇谈到了超越通勤和碳足迹的变化。 《特大城市》提出,城市组织改变了社会的基本结构。 精英阶层会掌握更多权力吗? 宗教会变得更受欢迎吗? 政府是中央集权还是权力下放?

这座城市甚至会成为一个值得居住的地方吗? 报告的作者之一加兹巴拉说,“计划城”作为一个例子,有其优点——对资源和能源的超高效利用。

但“如果你过度依赖技术解决方案,并且过度依赖中央指挥,”她说,“你最终可能会得到一个可以运转的世界,但你不一定会最终得到一个非常宜人的世界。”

从这个意义上说,《特大城市在行动》思考的不仅仅是我们将乘坐的交通工具,或者大都市的外观和布局。 其四种愿景有一个共同点:未来的城市不可能像今天的城市——即使仅仅是因为它们不能。

经Environment & Energy Publishing, LLC.许可,转载自Climatewire。 www.eenews.net, 202-628-6500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