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并非总是造就完美

科学并不支持那种认为几乎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足够的练习获得成功的流行观点

加入我们的科学爱好者社区!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业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业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未来能够持续产出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有影响力的报道。


要达到顶峰需要数千小时的辛勤工作——然而,根据7月份在线发表在《心理科学》上的一项研究,如果你缺乏学科所需的其他特质,仅仅时间是不够的。

1993年,心理学家K. 安德斯·埃里克森和他的同事认为,成功不是天赋的问题,而是他们所谓的刻意练习,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在他的著作《异类》中将这一观点普及为“10000小时定律”。尽管如此,刻意练习——旨在提高绩效的活动——的作用仍然存在争议。为了理清头绪,普林斯顿大学的心理学家布鲁克·N·麦克纳马拉和她的同事回顾了157项实验结果,这些结果将练习总时长与体育、音乐、教育和其他领域的技能联系起来。平均而言,练习时间仅占绩效差异的12%。练习对诸如国际象棋之类的游戏影响最大——它解释了26%的绩效差异——但它几乎与学术课程或职业(如计算机编程)的能力无关。每项研究对其受试者能力的评判越严格——例如通过让专家评估他们的表现——练习总时长就越不重要。

尽管作者写道,他们尚不确定除了练习之外,还有哪些其他因素促成了高水平的能力,但他们认为,天生的才能、 सामान्य智力和工作记忆很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当然,成功并不总是与表现成正比——达到顶峰还取决于个性、决心,以及仅仅是在正确的时间出现在正确的地点。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