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通过 30 万年前的下颌骨化石发现新人种

在中国东部发现的一块同时具有现代和古代特征的下颌骨可能代表人类家谱的一个新分支

virtual reconstruction of the Hualongdong 6 human skull, with mirror-imaged portions in gray, plus two of the few stone tools from the site.

在中国华龙洞发现的幼年头骨的数字重建图。

加入我们的科学爱好者社区!

根据一项详细的分析,在中国东部的一个洞穴中发现的一块化石下颌骨具有古代和现代特征的奇特混合,该分析将其与数十个其他人类标本进行了比较。发表在《人类进化杂志》上的这一发现表明,这块 30 万年前的骨骼可能属于一个尚未描述的古人类物种。

科学家们在中国东部安徽省的一个名为华龙洞的洞穴中挖掘,出土了 16 个个体的遗骸,这些遗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大约 30 万年前。其中几块碎片属于一个 12 至 13 岁青少年的头骨。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古人类学家吴秀杰及其同事于 2019 年首次描述了该头骨。但在 2020 年,当他们在洞穴中发现的动物骨骼托盘中筛选时,他们发现了一块下颌骨(下颌的下部)碎片,这可能是同一头骨的另一部分。


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关于塑造我们今天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这一发现使得能够更详细地分析华龙洞人在人类家谱中的位置。下颌骨兼具现代和古代特征。例如,沿着颌线的骨骼很厚,这是早期人类物种(如直立人)共有的特征。它也缺少真正的下巴,下巴的存在是智人的关键特征。但下颌骨连接到上颌骨的一侧比古代人科的下颌骨更薄,更让人想起现代人类的下颌骨。

古代与现代

这项分析加深了对在中晚更新世时期(一个跨越近 80 万年的时期,早于大约 12,000 年前的最后一个冰河时代结束)居住在该地区的古代人类物种的神秘感。

将新发现的下颌骨与 83 块其他下颌骨进行的数字比较证实了古代和现代解剖特征的奇怪混合。吴和她的同事使用了尼安德特人(尼安德特人)的幼年和成年骨骼(尼安德特人生活在欧亚大陆,直到 4 万年前)、来自世界各地的智人直立人(直立人的活动范围从东非延伸到东南亚印度尼西亚群岛,时间在 190 万年至 25 万年前之间)。

吴说,下颌骨中类似智人的特征使其与其他中更新世人科动物(包括来自西藏的 16 万年前的丹尼索瓦人和被称为北京猿人的大约 77 万年前的遗骸)区分开来。她补充说,华龙洞人可能代表了早期智人的先前未知的祖先或近亲。

但现代人类起源于亚洲祖先的观点并未被广泛接受。最古老的智人化石可追溯到 23 万年前,来自埃塞俄比亚的遗址。

令人困惑的图景

中国山东大学古人类学家张亚孟说,更新世时期东亚人类居住的图景令人困惑。他说,在中更新世时期(大约从 80 万年前到 12.6 万年前),许多古代人科物种居住在东亚。目前尚不清楚其中任何一种是否可能是现代人类的祖先——像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一样,它们可能只是灭绝了。

西班牙布尔戈斯人类进化国家研究中心的古人类学家玛丽亚·马丁农-托雷斯说,华龙洞下颌骨中古代和现代特征的结合与 2000 年代初期在摩洛哥的杰贝尔·伊尔胡德考古遗址发现的遗骸相似,她是描述华龙洞发现的团队成员之一。杰贝尔·伊尔胡德遗骸(包括几块头骨碎片和一块近乎完整的下颌骨)的年代与华龙洞遗骸相似,并且被认为属于包括智人在内的进化谱系的最早成员之一。“需要更多的化石和研究来了解[华龙洞人]在人类家谱中的确切位置,”她说。

马丁农-托雷斯补充说,从骨骼中提取的古代蛋白质可以进一步阐明华龙洞人与现代人类以及更古老物种的关系。

本文经许可转载,并于 2023 年 9 月 18 日首次发表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