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盛会:可视化揭示开普勒太空望远镜的系外行星宝藏

今年早些时候,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开普勒任务的科学家宣布,他们用于搜寻行星的太空望远镜在开始工作的最初几个月内,已经发现了超过1200颗可能的系外行星(围绕太阳以外的恒星运行的世界)。

Jason Rowe/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艾姆斯研究中心

加入我们的科学爱好者社区!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未来能够继续报道有关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


今年早些时候,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开普勒任务的科学家宣布,他们用于搜寻行星的太空望远镜在开始工作的最初几个月内,已经发现了超过1200颗可能的系外行星(围绕太阳以外的恒星运行的世界)。

开普勒探测器发现的潜在行星大小范围很广,从略小于地球的世界一直到数倍于木星的巨行星。同样,一些宿主恒星的体积是太阳的数倍,而另一些则小得多。

在天文学家能够明确宣布这些候选天体是真正的行星,而不是其他某种现象欺骗了开普勒的电子眼之前,还需要进行后续观测和验证。与此同时,开普勒团队的一名成员已经汇编了一个可视化图像,展示了望远镜迄今为止观测到的所有有希望的天体——各种恒星被各种可能的行星部分遮挡。(开普勒通过追踪超过15万颗恒星来发现系外行星,观察每颗恒星是否有轻微但周期性的变暗,这可能表明存在一个轨道伴星从恒星前方经过。目标是找到潜在的可居住类地世界。)

为了制作上面的图像,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艾姆斯研究中心的Jason Rowe根据大小排列了开普勒视场中所有似乎拥有行星的恒星,并用微小的黑点来表示轨道上行星候选者(或多个候选者)的相对大小。所有恒星和行星都按比例绘制。

右上角的那颗孤星不在开普勒的视场范围内;它仅用于比较。那颗恒星是太阳;其表面上的黑影是木星。在Rowe的太阳系图的放大版本中,也可以看到地球的微小阴影。该图清楚地表明了开普勒任务的难度——仅通过行星对远大于它们的恒星产生的微小变暗效应来识别围绕类太阳恒星运行的地球大小的世界。但是,该任务进展顺利,可能在短短几年内就找到了太阳系外的第一批地球双胞胎。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