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Geoff Brumfiel,来自《自然》杂志
世界上最大型的粒子加速器正以空前的速度运转,向物理学家们输送着海量数据。但是,机器内部每秒发生的数百万次碰撞现在正在形成浓厚的迷雾,矛盾的是,这可能会遮蔽一个传说中的目标:希格斯玻色子。
这个问题被称为粒子堆积,并且有望成为今年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工作的科学家们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欧洲核子研究中心是位于瑞士日内瓦附近的主要高能物理实验室。
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未来能够继续讲述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思想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
巨大的计算能力、巧妙的软件和技术技巧正在帮助科学家们应对这个问题。但是,研究人员可能仍然需要减少碰撞次数,以找到长期寻找的希格斯玻色子,这是一种被认为赋予其他粒子质量的场的体现。
如果希格斯玻色子存在,它会在机器内部短暂出现,然后衰变为更轻的粒子。去年,LHC 的两个最大探测器看到了希格斯玻色子的迹象,其质量约为 125 吉电子伏特(能量和质量在粒子物理学中是可互换的)。今年,研究人员希望收集更多数据,以观察该信号是否会增长为确定性,还是会消退为虚无。
自从上个月开始最新的科学运行以来,LHC 一直在将数万亿质子挤压成越来越小的束团,并将这些束团以每秒数千万次的速度碰撞在一起。产生的数据以反飞靶(fb^−1)为单位衡量,该单位大致相当于 100 万亿次碰撞。仅在上个月,LHC 就记录了相当于 1 fb^−1 的碰撞数据。到今年年底,其目标是至少捕获 15 fb^−1 的数据(参见 `Smashing!')。
为了收集这些数据,研究人员正在通过两种方式推动对撞机:将粒子加速到更高的能量,以及增加碰撞次数。更高的能量允许更重的粒子产生,但碰撞次数将决定物理学家是否有足够的数据来宣布一项发现。在未来几周内,科学家们将在机器内部装入更多的质子,并将粒子尽可能紧密地聚焦到 LHC 两个最大探测器中心的碰撞点上。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加速器运行主管 Mike Lamont 说,目前“我们已经做得比我们认为的还要好得多”。
Lamont 说,每次两个紧密堆积的质子束团交叉时,它们产生的不是一次碰撞,而是平均 27 次。但预计在几周内,这个数字将上升到 30 多次,峰值约为每次交叉 40 次碰撞。LHC 的两个主要探测器最初设计为一次仅处理大约二十几次碰撞。但到目前为止,它们已经设法应对了。
每个探测器都由多层较小的探测器组成,这些探测器记录来自其中心的碎片轨迹。当发生碰撞时,机器上方的计算机决定数据是否有趣,如果有趣,则从轨迹中重建碰撞。但是,当一次发生数十次碰撞时,计算机必须解开它们。
去年,与 ATLAS 探测器合作的研究人员成立了一个工作组,以解决粒子堆积问题,重写计算机代码,以便探测器能够应对额外的碰撞。团队成员 Andreas Salzburger 说,该小组一直在努力清除“幽灵”粒子,这些粒子在几个粒子的路径对齐时出现,产生了一个实际上不存在的粒子的幻觉。他说,尽早消除这些幽灵粒子可以减少处理有用数据所需的计算能力。
在 ATLAS 的竞争对手探测器紧凑缪子线圈(CMS)中,物理学家们训练他们的算法来即时分类数据,根据复杂程度分析粒子轨迹。“你玩过‘挑棍子’游戏吗?” CMS 发言人 Joe Incandela 问道。“你先挑最容易的,这样处理其他的就更简单了。” 该团队还在研究如何消除来自“环行者”的信号,这些“环行者”是沿着探测器磁场线螺旋运动的低能粒子,产生与希格斯玻色子搜寻无关的数据。
随着碰撞次数的增加,这些技巧的效果可能会降低。在机器的外边缘,探测器分段更大,分辨率更粗糙,因此可能无法解开某些轨迹。这可能会降低探测器拾取希格斯玻色子的一个特征的能力:衰变为一对 W 玻色子,这会导致需要由这些外部分段捕获的粒子级联。
目前,大量额外的数据应该可以抵消因粒子堆积而造成的损失。研究人员预计,从最可能的希格斯玻色子衰变途径(产生两个 γ 射线)中丢失的事件不会超过 15%。Lamont 说,如果 ATLAS 和 CMS 无法处理涌入机器的额外粒子,加速器物理学家们已经准备好调回参数。但“如果他们能承受,我们就会提供给他们,”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