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认为自己比实际更优秀,而亚洲人则不然

西方个人主义可能助长“比你实际更优秀”的心态

Young businessman waiting at subway station platform holding coffee cup

与你的同事相比,你的能力如何?当心理学家向团队中的同事提出这个问题时,会浮现一个有趣的模式。如果人们对自己的能力有真正现实的看法,那么他们的自我评估通常应该落在中间位置。但心理学家反复发现,人们的自我评估被夸大了。事实上,无论是超级明星还是表现不佳者,都倾向于认为自己比实际情况更优秀。

这种效应是积极错觉的一个例子:一种认知偏差,使你感到自己比实际更胜任、更幸福、更幸运、更优秀。许多人认为积极错觉是直观和合理的。一些学者认为,这些错觉是我们物种生存的根本。他们认为,为了在生活中生存下去,你必须保持乐观、努力工作、取得成功、长寿并留下后代。

[阅读更多关于优于平均水平偏差的信息]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有关当今世界塑造的发现和思想的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当然,有些人不会体验到积极错觉,并且对自己的评价更现实。不幸的是,当他们与许多自我评价非常积极的人相比时,这种自我评价可能会让他们感到更加不足。这些比较可能是冒名顶替综合症的重要原因——即怀疑自己不配获得成就。换句话说,冒名顶替综合症可能是社会对积极自我规范的阴暗面。

但是,这个讨论有一个重要的注意事项:现有的证据几乎完全基于一小部分被称为西方人的人类。如果积极错觉对我们物种来说真的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就会期望它们是普遍存在的。但是我的工作——以及其他研究团队的工作——表明情况并非如此。

在 1990 年代初期,我的同事和我开始了我们的“文化与自我”项目,探索自我的感觉在不同文化中如何变化。我们在东亚没有发现优于平均水平效应或其他积极错觉的有力证据。例如,在日本,当大学生被问到他们的同龄人在各种特质和能力方面有多少比例比他们更优秀时,平均估计值约为 50%。

在我们最新的研究领域——文化神经科学中——我们发现,支持积极错觉的神经通路在某些社群中并不存在。换句话说,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的人类普遍现象实际上是文化的产物。

绝大多数心理学数据库来自所谓的 WEIRD(西方、受过教育、工业化、富裕和民主)社会。心理学和其他学术领域的大多数科学家都具有 WEIRD 文化背景。因此,积极错觉是人类普遍存在的共同观点是基于严重偏颇的研究。

为了超越这种 WEIRD 文化视角的局限性,我的同事和我直接比较了西方人和东亚人对关于自我的问题的回答。在去年发表在《实验心理学杂志:总论》上的一项研究中,美国和台湾的参与者都判断他们在面对成功或失败时会感觉有多好或多坏。美国人报告说,他们对成功的感受会比对失败的感受要好。与此同时,台湾参与者没有表现出这种积极的错觉:如果有的话,他们报告说他们对失败的感受会比对成功的感受更糟。台湾参与者的这种反应可能反映了另一种称为负面偏见的心理倾向,在这种倾向中,负面事件通常比正面事件具有更强烈的情感影响。

然后,我们通过监测人们在做出这些判断时的大脑活动,在过去研究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具体来说,我们研究了“阿尔法波”的幅度——当一个人的思绪游荡并进行内部定向思考时出现的一种活动模式。我们观察到,当美国人在得知好事发生在他们身上后的几分之一秒内想到自己时,会出现阿尔法效应。这种早期注意预测了他们积极错觉的程度。台湾参与者在思考成功或失败发生在自己身上时,没有表现出这种模式,也没有显示出持有积极错觉的证据,如上所述。

在东亚,谦虚在文化上受到重视。因此,一些西方心理学家试图通过辩称东亚人伪装自己的真实感受以避免显得过于以自我为中心来解释积极错觉的缺失。但我们的数据显示,这种解释是不准确的。例如,我们没有看到额外的脑活动,这与参与我们研究的台湾人在努力掩盖真实感受有关。

相反,当好事发生时,西方人会采取额外的步骤来增强他们的良好感觉。他们通过自动的神经反应自发地最大化对自我的良好感觉。它发生在几分之一秒内,无需明显的努力,更不用说任何深思熟虑或有意识的策略。这种反应可能看起来很自然和不可避免,但事实并非如此。相反,这种反应是文化的,是通过多年的社会化形成的。大脑经过广泛的训练来产生这种反应,因为它支持有助于一个人融入其个人主义文化的态度,重视自我推销和主动性。东亚人没有表现出这种自发或自动的反应。他们似乎更接受各种事件发生在他们身上。我们所做的其他工作发现,虽然自尊可以预测西方的健康状况,但在东亚社会并没有相同的影响

在考虑这些结果时,重要的是要指出关于整个文化或社群的发现是细致入微的。在一个给定的群体中,人与人之间可能存在高度的差异。如前所述,一些西方人会经历冒名顶替综合症,鉴于这种文化非常强调对自我感觉积极,这可能尤其成问题。这个例子证明了为什么我们不能假设每个西方人或东亚人都会遵循一套模式。但总的来说,当我们在研究中看到这些趋势时,我们就有机会更多地了解文化如何塑造大脑和行为。

我们认为,积极错觉的文化差异是自我构建方式中更广泛的文化差异的一个例子。西方社会通常将自我视为独立的。因此,这些社会的人们有动力对自己的感觉良好。他们努力工作以识别自己的能力和独特性。然而,在西方以外的许多文化中,人们认为自己的自我相互依存并嵌入社会关系中。当与更大的社会社群联系在一起时,他们会感到受到保护和安全。从这种文化角度来看,没有必要对自己的独立、个体自我感觉特别良好。

这些差异为各种误解奠定了基础。从西方的角度来看,东亚人可能在关注社会关系方面显得过于礼貌,或者在对自我推销和主动性持矛盾态度时显得不投入甚至抑郁或适应不良。然而,我们的数据显示,东亚人对事件的反应是自然和现实的,无需额外的思考。从东亚的角度来看,西方人提升自我良好感觉的倾向可能显得徒劳、不必要甚至幼稚,因为它表明这个人未能欣赏到自我的关系性质。但我们的数据表明,美国人提升他们的积极自我,因为它有助于他们适应自己的文化。总而言之,通过采用文化神经科学方法,我们可以控制我们的文化偏见和偏见,从而使我们的科学不那么以自我为中心。

退一步说,这项工作强调了文化的力量。人类是唯一通过创造和利用各种习俗、实践、意义和社会制度而幸存下来的动物。这些事物的演变,统称为“文化”,已经加速,尤其是在过去的 10,000 年里,形成了今天几个主要的文化区域。这些区域差异很大,而积极错觉的文化差异只是一个例子,尽管这是一个重要的例子,它说明了我们的文化塑造我们思考、感觉和行动方式的更普遍的过程。我们知道我们的文化是什么。然而,我们没有充分认识到它塑造思想的力量。

您是一位专门研究神经科学、认知科学或心理学的科学家吗?您是否读过最近发表的同行评审论文,您想为《思想事记》撰写文章?请将建议发送给《大众科学》的《思想事记》编辑黛西·尤哈斯,邮箱地址为 pitchmindmatters@gmail.com

这是一篇观点和分析文章,作者的观点不一定代表《大众科学》的观点。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