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像“企鹅”这样简单的概念,人们的理解也存在巨大差异

我们以数十种不同的方式思考企鹅是什么样的——这是我们常常各说各话的原因之一

Emperor penguin (Aptenodytes fosteri) Adult with fuzzy chick

《韦氏词典》对“企鹅”一词的定义是“南半球各种直立的、短腿的、不会飞的水鸟(企鹅科)”。这个描述看起来很简单,但定义并不是人们实际使用词语时的想法。相反,人们想到的是概念:当我们想到一个词时,涌上心头的无数属性、想法、例子和联想。

我们的概念对于我们使用语言时的确切含义至关重要,新的研究发现,即使对于像企鹅这样的词,人们持有的概念也因人而异,而且这种情况频繁得令人震惊。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在企鹅的基本定义上存在分歧。但是,虽然有些人可能认为它们是吵闹、肥胖的生物,更像鲸鱼而不是鹰,但另一些人可能认为它们是笨拙、奇怪的动物,更像鸵鸟而不是海豚。

这些不一致的观点——这些关于企鹅的概念——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员在一个上个月发表的研究中从参与者那里收集的信息类型。该团队的结果表明,即使是最普通的名词也可能在个人的脑海中引发数十种不同的概念。“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想知道如何量化重叠程度,结果真的很低。这让我感到震惊,”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心理学家塞莱斯特·基德说,她是该研究的资深作者。


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关于塑造我们今天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更糟糕的是,研究人员发现,人们通常意识不到这些差异,并且相信大多数其他人也像他们一样思考,即使几乎没有人这样做。这可能是人们经常意见不合的原因之一。“我们认为这可以解释人们之间存在的许多分歧,”基德说。“这是一种理解人们为何各说各话的方法。”她补充说,更加意识到我们可能经常不理解彼此,可能有助于我们“在重要的时候达成共识”。

确定人们对事物的概念在多大程度上一致是一个长期困扰哲学家、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的问题。众所周知,诸如“知识”和“公平”等抽象、高概念的词语经常引发关于确切含义的争论。但研究人员一直在努力正式描述人们的概念如何不同,并量化这种情况发生的频率。基德说,过去的努力遇到了挫折,因为我们没有完全理解概念包含什么。

这并不是说研究人员一无所知。1984年的一项著名研究发现,幼儿对词语的概念通常由可观察属性的集合组成,称为特征。以“叔叔”这个词为例。“对于一个四岁的孩子来说,叔叔是在圣诞节给你礼物并与你的父母友善的人,”伦敦城市大学的心理学家詹姆斯·汉普顿说,他没有参与基德的研究。年龄较大的儿童会发展出一些有推理的概念。“对于一个八岁的孩子来说,叔叔是父母的男性兄弟,”汉普顿说。“他们从基于他们观察到的特征的东西转变为理解更深层次、更具关系性的东西。”心理学家称之为“理论理论”的认知发展模型描述了这种随着儿童与周围环境互动而演变的更复杂的理解。

汉普顿的研究促进了“原型”是概念基础的观点。原型是决定特定事物的例子在更广泛的类别中有多典型的特征集。例如,与企鹅相比,乌鸫更接近典型的鸟类。这些想法背后有大量的工作,它们可能都在人类认知中发挥作用。但这仍然留下了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即当人们思考任何给定的词语时,他们的脑海中究竟有什么。以及人们在这方面的相似程度,直到现在仍然是一个谜。

基德和她的团队没有试图解决关于概念本质的争论,而是使用试图检测一些但并非所有人之间差异的方法来回避它们。在研究人员的第一个实验中,他们要求近1800名参与者进行相似性判断,例如“什么与企鹅最相似,雀类还是海豚?”在第二个实验中,他们要求进行特征判断,例如“企鹅吵闹吗?”然后,他们使用数学聚类方法来估计参与者样本中存在的不同概念的数量,然后将该估计值外推到整个世界。令人惊讶的是,该团队的结果表明,即使是像企鹅这样的普通名词,也至少存在10到30种可量化的不同概念变体。研究人员说,这些是粗略但可能保守的估计。

参与者不仅仅对企鹅有不同意见。研究人员发现,他们使用的每个词都存在不同的概念,人们在重要问题上存在分歧,例如海豹是否优雅。除了动物之外,该团队还使用了政治人物的名字,例如乔治·W·布什和乔·拜登,并发现参与者对这些词的概念甚至存在更大的差异。“这证实了许多人一段时间以来一直在用实际数据啃食的东西,”伦敦国王学院的神经科学家克里斯·德·迈耶说,他没有参与这项研究,但致力于气候变化沟通

研究人员预计人们对政治人物的概念会因不同的政治信仰而差异很大,但他们看到的关于基本动物概念的变异量让他们感到惊讶。“随机选择的两个人对企鹅持有相同概念的概率约为12%,”基德说。例如,“人们对企鹅是否重存在分歧,大概是因为他们没有举起过企鹅。”在这里,基德暗示了许多差异可能来自哪里:它们归结为个人的生活经历。“如果你花时间观察企鹅走路,你可能会更倾向于认为它们很重,因为它们的摇摆,”基德说。“如果你花时间学习解剖学,你可能已经了解到鸟类有轻骨骼,因此认为企鹅很轻。”这些差异以其他方式表现出来。专业哲学家对“知识”的概念与大多数人非常不同。研究人员已经研究了这种培训的影响,但这些观察结果并没有告诉我们人们的概念有多频繁地不同。基德和她的同事们关于像企鹅这样的简单名词的发现表明,概念差异非常普遍,以至于它们可能对我们思考事物的方式至关重要。

该研究并未表明人们没有共同的理解——没有人将企鹅与信天翁混淆——只是我们可能比以前意识到的共同点更少。“有些东西是共享的,”密歇根大学的心理学家苏珊·格尔曼说,她研究语言与思维之间的关系,但没有参与基德的研究。“但也许附加在[词语]上的所有东西都比我们想象的更具个人特色和多样性。”

在最近的研究中,研究人员还要求参与者说出有多少比例的人会同意他们的相似性判断,并将这些回答与实际数字进行了比较。参与者认为大约三分之二的人会同意他们的观点,而实际比例通常要小得多。在某些情况下,人们认为自己占多数,而实际上几乎没有人同意。这表明人们通常没有意识到其他人分享他们概念的程度。“这很酷,”格尔曼说,“并且可能对我们认为自己正在沟通但实际上并非如此的情况产生影响。”

这些发现可能与关于比企鹅是否重更严重的问题的争论有关。“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在普通名词上,那么对于我们用来描述我们正在处理的重大问题的抽象词语来说,情况会变得多么糟糕?”德·迈耶说。“这些方法将表明,人们对诸如不平等、公平、气候变化、两度以及我们用来描述对我们重要的所有其他事物的概念化是不同的。”

这项研究可能为我们有时可以通过简单地意识到彼此之间的差异来克服这些差异提供希望。“当人们意见不合时,原因可能不是他们认为的那样,”基德说。“这可能仅仅是因为他们的概念不一致。”她的建议是:“好好讨论一下,”她说。“诸如‘你是什么意思?’之类的问题可以大大有助于防止争端失控。”

西蒙·梅金是一位居住在英国的自由科学记者。他的作品曾发表在《新科学家》、《经济学人》、《大众科学》和《自然》等刊物上。他报道生命科学,专攻神经科学、心理学和精神健康。在X(前身为Twitter)上关注梅金 @SimonMakin

更多作者:西蒙·梅金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