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币

从硬币的替代品变成全球化的通行证

加入我们的科学爱好者社区!

这要归咎于纸币。一千多年前中国纸币的发展加速了财富积累、赤字支出和信贷扩张——为我们当今的金融危机铺平了道路。

当中国商人在唐朝(公元618年至907年)开始使用纸币时,他们几乎不可能预见到这些困难。当时,引入可以在长途旅行结束时兑换成硬币的纸币是一大福音。纸币减轻了商人的负担,使他们能够长距离运输大量资金。

这种做法在10世纪在全国范围内流行起来,当时铜短缺促使宋朝皇帝发行了世界上第一批流通纸币。中国早期的一系列发明——包括纸张、墨水和雕版印刷——使这一切成为可能。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将帮助确保未来能够继续讲述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


当马可·波罗在13世纪访问蒙古帝国时,他对忽必烈汗精密的造币厂印象深刻,并将它们与显然繁荣的经济联系起来。(这位探险家没有注意到纸币快速印刷带来的通货膨胀迹象。)后来,更快的货币流通使欧洲国家能够从亚洲和非洲吸取资源,从根本上改变了全球力量平衡。

今天,纸币也意味着财富回流到发展中国家。金融兑换使得中国有可能购买美国债券,为可能永远无法偿还的债务融资。但它也加速了财富积累的步伐。纸币及其现代继承者——电子交易——是近期商品和房地产泡沫的幕后推手,导致了去年的金融崩溃。

在今天的经济衰退中,事情又回到了原点。在对金融稳定性的担忧中,一些投资者正在持有贵金属。对更抽象的货币形式的反弹意味着回归我们的经济根基:在我们转向纸币几个世纪后,黄金价格飙升。

马拉·赫维斯滕达尔是《纽约时报》的调查记者,也是《非自然选择:选择男孩而非女孩,以及一个充满男人的世界的后果》(PublicAffairs,2011年)的作者。她的最新著作是《科学家与间谍:中国、联邦调查局和工业间谍的真实故事》(Riverhead,2020年)。

更多作者:马拉·赫维斯滕达尔
大众科学杂志第301卷第3期这篇文章最初以“纸币”为标题发表于《大众科学杂志》第301卷第3期(),第81页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0909-81a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