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 - 一项新的科学研究表明,今年早些时候袭击澳大利亚北部的严重洪水可能不是由温室气体引起的全球气温上升造成的,而是由臭氧层的空洞造成的。
哥伦比亚大学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的科学家与加拿大的合作伙伴上周发表的研究报告旨在证明,南极洲上空大气层中的巨大臭氧层空洞是如何改变南半球的降雨模式的。该研究于上周五发表在《科学》杂志上。
该科学团队表示,其成员进行了计算机模拟,旨在预测降水变化将如何受到臭氧层空洞的影响。科学家们已经表示,臭氧层空洞将南部急流拉向南极,并导致热带水分向南转移。然后,他们将该模型的预测与地球南半球记录的实际观测到的气候变化进行了比较。
支持科学新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将帮助确保有关塑造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两者非常匹配,这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表明臭名昭著的臭氧层空洞是“过去半个世纪南半球大气环流变化的主要因素”,研究总结中指出。
该论文指出:“在这些地区,我们的模型表明,臭氧层空洞对降水的响应不受大气-海洋相互作用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独立于任何一个模型的物理参数化或海面温度,并且几乎完全源于南极地区的臭氧消耗。”
该研究仅关注南半球夏季的变化(此时臭氧层空洞最为明显),并涵盖了1979年至2000年观测到的气候变化。但是,该团队有信心认为,其结果表明,臭氧层空洞的形成导致了赤道以南的热带地区沿线降水高于正常水平,该区域大致包括巴西中部和南部、南部非洲和澳大利亚。
哥伦比亚大学工程学院应用物理与应用数学系的博士后研究科学家莎拉·康说:“之前的研究表明,臭氧层空洞改变了高纬度环流模式,例如西风急流向南移动。我们展示的是,高纬度环流的这种向南移动也会影响热带环流向南移动,并导致那里的降雨变化。”
臭氧的影响是否被归因于气候变化?
尽管研究显示,在模型和观测中,澳大利亚东部的降雨量估计增加了30%,但康警告说,这并未显示臭氧层空洞与今年早些时候破坏布里斯班和其他地区的降雨之间存在明确的联系。她说,其他因素,特别是拉尼娜天气模式,可能在这次破坏中发挥了作用。
尽管如此,这项研究可能会对气候科学产生巨大影响。
尽管由于一些破坏臭氧的物质会产生强大的温室气体效应,因此它们被国际气候条约涵盖,但臭氧层空洞并未包含在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最新报告中。
国际社会为应对气候变化而建立的体系忽略了那些不会导致气温上升的破坏臭氧气体。这些气体则由《蒙特利尔议定书》处理,该议定书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成功的多边环境协议之一。
目前,关于最近一些极端天气事件是由全球变暖还是由被称为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南太平洋温度周期性变化引起的,存在激烈的科学辩论。臭氧层空洞可能导致南部热带地区发生大规模洪水的证据从未在更大的全球变暖辩论中被考虑过。
尽管康拒绝就全球气候变化条约的影响发表意见,但高级研究科学家洛伦佐·波尔瓦尼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实际上应该考虑哥伦比亚大学和加拿大研究的发现。
波尔瓦尼说:“虽然臭氧层空洞一直被认为是一个已解决的问题,但我们现在发现,它已经导致了我们观察到的大部分气候变化。”
经环境与能源出版有限责任公司许可,转载自 Climatewire。 www.eenews.net, 202-628-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