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林莫尔学院生物学和行为科学专家保罗·格罗布斯坦首先提醒说,“‘科学界的共识’远不如在任何给定时间存在的实际科学观察结果重要(这可能不会在科学家之间产生共识),并且要理解这些结果集是不断增长的(这很可能会改变任何现有的共识)。”
“关于眼前的问题,确实有大量的观察结果表明基因会影响性格。而且,鉴于新的分子技术的可用性,应该预期在未来几年内会出现更多此类观察结果。面对这种情况,需要牢记的是,观察结果表明基因影响性格。它们没有,也不能表明基因决定性格。即使是许多科学家也倾向于混淆这两种结论,认为观察结果表明某件事物受到某一方面的影响,就必然意味着其他方面无关紧要。事实并非如此。一般来说,生物现象同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且程度各不相同,而且有充分的理由(无论是在原则上还是在其他观察结果方面)相信,性格也是如此。”
“如果有人一开始就相信性格完全是环境影响的函数——就像许多人那样——那么他可以从越来越多的基因影响证据中学习到一些有用的和适当的东西。基因确实会影响性格,就像它们影响智力和人类存在的其他各个方面一样。对于性格或人类存在的任何其他方面,基因的作用不是决定它。”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事业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事业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将有助于确保有关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不仅环境影响,而且个人梦想和选择也明显发挥着作用。智慧不在于最新的科学观察,也不在于任何给定时间最显眼的观察,而在于它们的整体性……以及对由此暗示的复杂因果互动和个人责任的认识。”
“本回复中的引文是我和一组同事维护的网站的一部分,该网站是为对大脑、行为和教育感兴趣的人提供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