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赞比亚中部,奇姆芬什野生动物孤儿院,数十只失去父母的黑猩猩在同伴中长大,没有成年人。这种安排对黑猩猩来说是幸运的:在野外,成为孤儿可能意味着死亡。
然而,没有父母的生活——即使在避难所——也有其缺点。在广泛的社会物种中,研究表明,正常的社会发展依赖于成熟个体的存在,这使得孤儿处于不利地位。
为了了解母性抚养如何塑造黑猩猩的互动,研究人员观察了奇姆芬什两组幼年黑猩猩的玩耍情况:一组是孤儿,另一组是由母亲抚养长大的黑猩猩。“我感到欣慰的是,我发现孤儿们非常有动力尝试参与嬉戏互动,因为这些通常被视为心理健康的标志,”在荷兰奈梅亨马克斯·普朗克心理语言学研究所领导这项研究的研究生埃德温·范·列文说。
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将帮助确保未来能够继续讲述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
尽管孤儿黑猩猩喜欢玩耍,但他们并不总是擅长此道。他们的大多数玩耍时间持续不到 60 秒,而由母亲抚养长大的黑猩猩更有可能一次玩耍几分钟。此外,根据发表在《动物认知》杂志上的这项研究,孤儿的行为升级为攻击性的可能性是后者的五倍以上。
是什么防止了由母亲抚养长大的黑猩猩的玩耍变得难看?可能是他们已经学会使用微妙的信号来维持轻松的氛围。许多玩耍行为,如啃咬和击打,很容易被误认为是攻击行为,而在成年人身边长大可能让孩子们学会友好互动的规则。
或者,母亲从早期开始的严格监督设定了持久的界限。英国伯明翰大学的猿类研究员克劳迪奥·坦尼说,如果母亲在玩耍失控时始终如一地介入,“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由母亲抚养长大的孩子就会学会不要升级”。
对于孤儿幼年黑猩猩来说,好消息是他们仍有时间学习社会规范。“孤儿可以长大后变得相对具有社会能力,”范·列文说,“只要他们有机会在一个大型且适当的环境中与其他许多人自由地生活。”他补充说,奇姆芬什有四个这样的群体,其中有长大的孤儿,而且总体而言,“他们似乎很健康、稳定,并表现出典型的黑猩猩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