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弃的虫子成为糟糕的父母

研究人员表明蠼螋会将创伤传递给后代

蒂姆·谢泼德 盖蒂图片社

加入我们的科学爱好者社区!

有些伤疤比其他的更深刻,而早年丧亲可能是人生中最具改变性的事件之一。包括人类在内的许多哺乳动物物种,已知会将这种创伤传递给下一代。现在,生物学家已经表明,被遗弃的昆虫也会以不同的方式与自己的后代互动。正如《皇家学会学报 B》报道的那样,幼年蠼螋被遗弃自生自灭后,长大后会成为不太称职的父母。

与大多数脊椎动物物种不同,蠼螋幼虫在必要时可以独自生存。因此,时任德国美因茨约翰内斯·古腾堡大学进化生物学家的乔尔·默尼耶和他的同事们想知道,母亲的缺失是如何在这个有钳状尾须的节肢动物的家族中传递的。在他们的实验中,40只蠼螋母亲共抚养了1600只若虫;另外1600只若虫被遗弃隔离自生自灭。研究人员发现,受到养育的雌性若虫长大后成为尽职尽责的母亲——勤奋地清洁卵,喂养和保护若虫。相比之下,在没有母亲的情况下长大的雌性蠼螋在照顾幼崽方面表现不佳。它们喂养后代的频率较低,并且在保护它们免受捕食者侵害方面效果较差。

这种创伤很可能具有遗传成分。生物学家还观察到,即使被遗弃母亲的幼崽由养父母抚养长大,这些幼崽仍然比对照组接受的照顾不足。这些结果表明,不良照顾的某些方面是遗传的。


支持科学新闻业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业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将有助于确保未来能够继续讲述关于塑造我们今天世界的发现和思想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


默尼耶说,对昆虫育儿的研究可以为了解家庭动态和社会行为的起源提供见解,他现在在法国图尔大学工作。“具有亲代抚育的节肢动物物种不多,”他指出。“但是,那些确实具有亲代抚育的物种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家庭生活是如何演变的以及为什么会演变。”

更多代际创伤

忽视
多伦多大学密西沙加分校的心理学家表示,没有母亲养大的老鼠与自己的幼崽互动较少。相反,这些啮齿动物花费更多时间进行非母性行为,例如挖掘、攀爬和追逐自己的尾巴。它们的女儿长大后也会表现出相同的行为模式。

虐待
儿童虐待可以在猴子的世代之间传递。埃默里大学耶基斯国家灵长类动物研究中心的一项研究表明,在16只幼年时被母亲虐待的雌性恒河猴中,有9只也虐待了它们的第一胎幼崽。由非虐待母亲抚养长大的雌性猴子没有表现出这种行为。—R.N.

瑞秋·努维尔 是一位科学记者和作家。她的最新著作是《我感到爱:MDMA 以及在破碎世界中寻求联系》(布卢姆斯伯里出版社,2023 年)。在 X 上关注她 @RachelNuwer

更多作者:瑞秋·努维尔
大众科学杂志 第 314 卷 第 4 期本文最初以“被遗弃的虫子成为糟糕的父母”为标题发表于《大众科学杂志》 第 314 卷 第 4 期(),第 21 页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0416-21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