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在让猩猩理解你时遇到问题,你可能想试试猜谜游戏。研究人员报告说,当这些毛茸茸的、长脸的猿类无法通过手势表达他们的意思时,他们会采取类似于人类猜谜游戏的策略,重复有效的手势,但如果完全没有击中要害,则尝试新的信号。
据报道,研究人员过去曾教黑猩猩和其他猿类手语。但是,在控制测试中观察到的猩猩试图与人类交流时出现的类似猜谜游戏的模式,可能更好地反映了它们在野外努力向彼此表达猿类欲望时的交流方式。
苏格兰圣安德鲁斯大学的进化心理学家理查德·伯恩说:“我认为我们正在观察猩猩对交流的自然理解。”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业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业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未来能够继续讲述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
伯恩的博士生埃丽卡·卡特米尔拍摄了来自两个不同动物园的六只成年雌性婆罗洲猩猩和苏门答腊猩猩的录像,并计算了每只猿在面对两种食物选择时所做的视觉、听觉或其他手势的数量——美味的食物,如面包或香蕉,或不太诱人的食物,如芹菜或韭葱。
一个人面对每只猿类静坐30秒,而猩猩则指向、拍手、凝视、拍打笼子或以其他方式表达其对美味零食的渴望。在某些情况下,人类给了动物这种零食。但在其他情况下,实验者只给了它一半,或者给了不太理想的食物,假装部分或完全误解了猩猩。
研究人员在《当代生物学》杂志上报告说,猿类通常在得到全部零食后停止做手势,但如果只收到一部分零食,则倾向于重复原来的手势,而如果给错了食物,则更频繁地切换到新的信号。
他们写道,这种模式不仅仅是沮丧的结果,因为猩猩往往在等待食物的时间越长,就越失去兴趣。
伯恩说,在之前的一项研究中,实验人员观察了黑猩猩用手势要食物,但结果更加模棱两可,因为人类无法表示部分理解。
他补充说,结果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猩猩和其他猿类的手势并非如一些动物研究假设的那样是无意的,而是有意的,并受到关于其他生物的思想如何运作的简单理论的指导。
他说:“如果你的听众很笨,不理解你在说什么,那么一个有意识的施动者会想,‘好吧,我下一步该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