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逐光束

Mikhail Rudenko(盖蒂图片)

加入我们的科学爱好者社区!

在16岁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想象自己在太空真空中追逐一束光。他多年来一直思考着这个景象,在脑海中反复琢磨,询问关于他自己和光束之间关系的问题。这些思想上的探索最终引导他提出了狭义相对论。这种思想实验,爱因斯坦用德语词“gedankenexperiment”来称呼它,至今仍在滋养着物理学的核心,尤其是在他帮助建立的量子力学领域。

在量子力学中,事情不会发生”,理论物理学家斯蒂芬·L·阿德勒在告诉我们的记者蒂姆·福尔杰时说,他指的是量子现实的概率性质。

从哲学上讲,这可能是真的,但这并没有阻止研究人员测试量子概念。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使用激光激发电子发射光子,排除了“隐变量”的存在,爱因斯坦认为隐变量控制着所谓的纠缠粒子——量子理论的主要原则之一。如果没有这些神秘的力量,奇异的动力学确实可能在量子世界中发挥作用,挑战我们对空间和时间的认知。物理学家李·斯莫林认为,宇宙的结构是在不断演化的关系网络中大量原子相互作用的集合,其中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是复杂的,并且与距离无关。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未来能够继续推出关于发现和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


尽管量子理论存在理论上的奥秘,但其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正在增长。研究人员正在将原子系统冷却到接近绝对零度,用作量子模拟器,以研究超导体和超流体中的应用。其他人正在使用桌面实验来监测纠缠物体(例如,微小的金或钻石球体)周围的引力场,寻找引力本身被“量子化”为离散比特的迹象。在更大的尺度上,事件视界望远镜(最近拍摄了第一张黑洞照片)和引力波探测器等工具可能有助于解决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之间长期存在的、令人困惑的矛盾

这些量子见解正在推动巨大的创新。中国的一个研究团队成功地在1200公里的距离上测试了叠加态,为不可破解的量子通信网络铺平了道路。计算机科学家正在使用量子算法来增强传统系统,加速迈向备受期待的量子计算时代。正如伊丽莎白·吉布尼报道的那样,这些应用仍然不成熟,但这并没有阻止投资者向量子初创公司投入资金。

科学史学家一直在争论爱因斯坦是否接受了量子理论中与他自己理论相冲突的要素。谁知道他是否能想象到他的思想所产生的应用。无论如何,思想实验仍在继续。

Andrea Gawrylewski 是《大众科学》的首席新闻通讯编辑。她撰写每日《今日科学》新闻通讯,并负责监督该杂志的所有其他新闻通讯。此外,她还管理所有特别收藏版,过去曾担任《大众科学·思想》、《大众科学·太空与物理》以及《大众科学·健康与医学》的编辑。Gawrylewski 在《科学家》杂志开始了她的新闻事业,在那里她担任生命科学领域“热门”研究论文的专题撰稿人和编辑。她在教育出版领域工作了六年多,编辑生物学、环境科学和营养学高等教育书籍。她拥有地球科学硕士学位和新闻学硕士学位,均毕业于普利策奖的摇篮——哥伦比亚大学。

更多作者 Andrea Gawrylewski 的文章
《大众科学》特刊 第29卷 第2s期本文最初以“追逐光束”为标题发表于SA 特刊 第29卷 第2s期(),第1页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quantumuniverse0320-1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