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哥本哈根中央车站一个普通的下午,一位表演者在大厅中央架起了一面鼓。一位大提琴手加入了他。一位女士带着她的长笛走了过来。他们奏响了一段听起来很熟悉的旋律。单簧管、巴松管和其他乐器也开始演奏。人们纷纷拿出手机录像。几分钟之内,一个完整的交响乐团已经在车站中央集结,突然间,很明显这不仅仅是一场普通的街头表演;这是哥本哈根爱乐乐团,曲调是拉威尔的《波莱罗舞曲》。这场音乐快闪与在音乐厅观看管弦乐队的表演非常不同,也许是因为周围环境的新奇感。
同样的脱节可能解释了 Four Loko 的特殊效力,这是一种水果味、含咖啡因的酒精饮料,由三位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学生于 2005 年发明。在发生一系列报告的住院事件后,食品和药物管理局于 2010 年宣布在酒精饮料中添加咖啡因是非法的,Four Loko 的制造商遵守了规定。
结案了吗?含咖啡因的酒精饮料是危险的这一点很清楚,但咖啡因是罪魁祸首吗?安大略省麦克马斯特大学的心理学家谢泼德·西格尔在最近一期的《心理科学展望》杂志上撰文,认为并非如此。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有关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首先,咖啡因似乎不会影响身体吸收酒精的方式。此外,许多药物,包括酒精,如果在不寻常的环境中服用,已知会更有效力。在 1976 年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一篇论文中,西格尔将此称为“耐受性的情境特异性”。从给药的房间到风味线索的环境变量都会影响个体与药物相关的耐受性。这归结为经典的巴甫洛夫条件反射。社交饮酒者的身体学会对环境做出反应,为酒精做好准备,甚至在酒精摄入之前。西格尔的论点是,人们在饮用 Four Loko 后变得特别醉,是因为它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呈现:它实际上尝起来不像酒精。
如果西格尔是对的,那么 Four Loko 制造商现在采取的脱咖啡因方法可能会令人担忧。它宣布推出一种新饮料,该饮料带有“每四个月一种全新的风味”。这并没有解决问题。一旦某人对一种口味的酒精作用产生耐受性,那么当下一个口味发布时,他或她的耐受性就会消除。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Four Loko 都利用了耐受性的情境特异性。它与
哥本哈根爱乐乐团快闪活动比你的早晨咖啡更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