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的感觉

是什么让房子感觉像家?心理学研究深入探讨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和需求

奥地利艺术家和建筑师弗里登斯赖希· Hundertwasser,或译为和平王国百水先生,与传统格格不入。他以鲜艳的色彩、曲线和有机形式——以及裸体表演——而闻名,其作品经常引起争议。他在维也纳设计的低收入住宅区也不例外:百水公寓(Hundertwasser Haus)于 1977 年规划,以波浪起伏的地板、覆盖着草和泥土的屋顶以及房间内生长的参天大树为特色,树枝从窗户伸出。 Hundertwasser 拒绝了该建筑群的付款,他解释说,他只是希望“防止丑陋的东西取代它”。

在他的一生中,Hundertwasser 定期公开反对住宅建筑的循规蹈矩。 1958 年,他发表了著名的反对建筑理性主义的霉菌宣言,声明“租住公寓的人必须有自由探出窗外,并在手臂可及的范围内改造建筑的外观。他必须被允许拿起长刷子粉刷一切,以便从远处,每个人都能看到:那里住着一个人,他将自己与邻居区分开来!”

Hundertwasser 于 2000 年去世,享年 71 岁,他领先于同时代的大多数人。直到最近,主流住宅建筑界才意识到,如果人们没有机会个性化自己的居住空间,他们会感到不舒服和不满。正如不断涌现的 DIY 电视节目和蓬勃发展的家居装修超市所表明的那样,我们本能地感到需要筑巢,将普通的房子变成个性化的家。这种认识迫使许多建筑师重新思考自己的角色,并像 Hundertwasser 一样,考虑到任何建筑的租户都应该能够影响其设计。


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将帮助确保未来能够继续讲述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


家,甜蜜的家
究竟是什么让房子成为家?比如说,公寓要满足我们的需求,不仅是身体上的,还有情感上的,需要什么?哪些建筑特色有助于我们的整体幸福感或福祉?直到 20 世纪 70 年代,在对环境心理学产生兴趣之后,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才转向“居住”的概念。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研究人员已经设计出各种方法来衡量一个地方的宜居性。这些工具为环境心理学以及建筑物对其居住者的影响提供了有趣的见解。

大多数人报告说,他们住过的最幸福的地方是童年时代的家,然后他们将所有后续的住所都与之进行比较。 1990 年,韦尔斯利学院的社会心理学家 R. Steven Schiavo 请儿童和青少年绘制草图,展示如果可以的话,他们将如何改变房屋的平面图。尽管大多数人缩小了客厅的面积,但他们对理想的布局却有非常不同的想法:有些人增加了浴室、游戏室和客房;另一些人则包括书房、练琴房和图书馆。

正如这项研究和其他研究表明的那样,实际上不可能用一般术语列出什么构成“宜居之地”。住宅空间非常个人化——而且我们的偏好会随着时间而改变。孩子会想要充足的玩耍和学习空间;老年人会关心安全性和可达性;年轻的单身人士可能渴望有充足的空间来招待客人。

然而,我们可以说一些关于人们最重视的东西。 1984 年,当时在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的心理学家 Sandy Smith 请她的学生描述好的和坏的居住条件。从他们的回答中,她总结出五个特别重要的标准:与邻居的联系、隐私、灵活的使用、个性化机会和安全性。

好邻居
大多数人都会同意,好的家居设计允许邻居之间进行适量的互动。挪威卑尔根大学的心理学家 Oddvar Skjaeveland 和瑞典哥德堡大学的 Tommy Gärling 评估了哪些建筑特征最能促进积极的邻里关系。他们的工作指出了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之间所谓的过渡区的重要性。在这些区域,例如庭院和公共花园,邻居可以享受自发地见面进行随意交谈——如果那里有座位,那就更是如此。

同样重要的是,邻居需要能够彼此远离。研究表明,人们是否认为住宅是一个宜居之地,直接取决于住宅周围的空间量或空间印象。感知到的住房密度越高,建筑物似乎就越不宜居,而且事实上,与附近居住的其他人发生冲突的频率就越高。因此,人们几乎普遍重视能够减少隔壁噪音的坚固建筑。

同样,一个好的家必须为其居住者提供隐私,在这种情况下,这意味着他们可以随时决定是否愿意独处。当然,隐私需求因年龄而异:幼儿可能不反对合住一个房间,而青少年则会反对。此外,这些需求因文化而异。美式住宅通常有大窗户,暴露在路人面前,但在室内,儿童和父母有单独的房间。然而,在日本,情况恰恰相反:高墙或栅栏阻挡了外部世界,但在内部,公共区域和私人区域之间几乎没有障碍。

正如 Smith 的研究表明,人们也更喜欢能够灵活使用空间的住宅——例如,将备用卧室变成艺术工作室,或将未使用的角落变成办公室。在这方面,独栋住宅通常比公寓更被评为“好房子”。拥有更大的平方英尺面积使人们有更多空间来适应他们的生活方式。布局中不受欢迎的是任何太小而只能用作过道空间(例如走廊)的区域。相比之下,小阳台、花园、庭院或露台可以增强房屋的感知宜居性,大概是因为它们增加了可用于个性化的空间。

最后,人们希望住所能让他们感到安全。如果社区存在入室盗窃或抢劫问题,那么安全将变得至关重要。这一观察结果与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 1943 年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非常吻合。根据他的方案(通常以金字塔的形式表示),必须完全满足温暖和安全等基本需求,然后才能考虑更高层次的需求,例如对地位的渴望。

搬还是不搬
对于住房和建筑行业而言,房屋满意度被视为衡量成功的最重要的指标。诚然,搬家的决定通常取决于人们对其当前居住状况的满意程度——而不是房地产市场的变化或新的住房机会。建筑商喜欢宣传他们的房产满足客户的需求,并以高水平的房屋满意度作为证明。事实上,有几种方法可以衡量这个变量:研究人员可以直接提问,或者更好的是,从居民对间接问题的回答中得出结论。(试试对页上的问卷来衡量您自己的房屋满意度。)

但是,房屋满意度很难成为衡量房屋质量的好标尺。它往往暴露了居住者的主观态度,而不是反映房屋的物理特征。例如,20 多年前,爱尔兰科克大学学院的心理学家 Kevin Hourihan 询问了一条受交通繁忙困扰的街道上的居民对房屋的满意度。他预计他们会抱怨噪音和空气污染,但他们几乎没有考虑到这些因素。此外,居民对房屋的态度包含了个人感受和计划的行动。例如,如果近期没有搬家的打算,几乎没有人会承认不满意。

即便如此,在众多调查中,三个特征被证明是衡量房屋满意度的极佳指标:住房单元的大小、与邻居的距离以及周围基础设施的质量——这意味着服务、学校、日托中心、文化资源、游乐场、公园和商店的便利性。此外,昂贵的房屋通常会提高其所有者的满意度水平。而且,平均而言,房主比租房者更满意。

有趣的是,房主之所以更满意,不仅仅是因为他们通常更富有并且拥有更大的房屋。 2003 年,瑞典卡罗林斯卡研究所的 Rosemary Hiscock 和她在苏格兰格拉斯哥大学的同事发现,即使经济能力有限但仍有能力购房的人,也会有更强的安全感——他们不再可能被驱逐——并且自尊心也增强了。

其他研究表明,住房状况与精神健康之间存在关联。 2002 年,心理学家 Gary W. Evans 和他在康奈尔大学的同事评估了各种住所的质量,不仅考虑了大小、年龄、能源消耗等等,还考虑了更复杂的因素,例如布局是否提供足够的灵活性和隐私。然后,他们要求居住者对他们的情绪进行三个月的评分,从一到五对诸如“我非常紧张”或“我患有抑郁情绪”之类的陈述进行评分。科学家们得出结论,缺乏隐私——就像缺乏社交空间一样——对居民的情绪健康产生了可衡量的负面影响。

快乐的家
如果你今天环顾任何大城市,大多数住宅区都缺乏创意。规划者传统上认为,市政建筑标准要求一定程度的统一性。但正如一些臭名昭著的失败案例所表明的那样,忽视住宅空间的心理可能会造成彻底的灾难。也许最臭名昭著的是普鲁伊特-伊戈综合住宅区,它于 20 世纪 50 年代初在圣路易斯为低收入租户建造。

普鲁伊特-伊戈项目要求建造 33 栋 11 层建筑和惊人的 2,870 套公寓。这些单元采用了创新的油漆,可以轻松清除涂鸦。特殊的格栅保护照明和加热装置免受损坏。“跳跃式”电梯——仅在某些楼层打开——旨在减少不便和拥堵。建筑杂志称赞设计师——其中包括后来设计了纽约市世界贸易中心的 Minoru Yamasaki——说他们没有浪费任何空间。

但在几年之内,普鲁伊特-伊戈就变成了近乎废墟。公园和游乐场里到处都是碎玻璃和废弃的汽车。无数的窗户被打破,走廊、楼梯和电梯里弥漫着垃圾和尿液的恶臭。租户之间没有互动,因为节省空间的走廊和楼梯让人无法停下来交谈。相反,这些小巷般的公共区域吸引了犯罪分子。最终,超过一半的公寓空置,随着情况恶化,当局决定拆除它们。直到今天,该地块仍然未使用——部分原因是挖掘地基已被证明对新的开发商来说成本过高。

认为改进的城市规划可以改善困扰普鲁伊特-伊戈的社会问题是天真的。同样,建筑设计永远无法承诺完全的房屋满意度或持久的幸福感。但也不能否定或忽视其影响力。我们的精神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我们穿梭和占据的空间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正如阿兰·德波顿在他的新书《幸福的建筑》中所写,“一个丑陋的房间会凝结任何对生活不完整的隐约怀疑,而一个阳光充足的房间,铺着蜜色的石灰石瓷砖,可以为我们内心最充满希望的东西提供支持。对建筑意义的信念是基于这样一种观念,即在不同的地方,我们或好或坏,都是不同的人——并且基于这样一种信念,即建筑的任务是向我们生动地展现我们理想中的样子。” 

(延伸阅读)

  • 住房质量与精神健康。 Gary W. Evans、Nancy M. Wells、Hoi-Yan Erica Chan 和 Heidi Saltzman 在 咨询与临床心理学杂志,第 68 卷,第 3 期,第 526–530 页;2000 年 6 月。

  • 居住环境:选择、满意度和行为。 J. I. Aragons、G. Francescato 和 T. Grling 编辑。 Greenwood,2001 年。

  • 居民与住所:预测社会租房者相对于业主在健康方面处于劣势的因素。 Rosemary Hiscock、Sally Macintyre、Ade Kearns 和 Anne Ellaway 在 社会问题杂志,第 59 卷,第 3 期,第 527–546 页;2003 年。

  • 幸福的建筑。 阿兰·德波顿。 Pantheon,2006 年。

  • Wohnen Psychologisch Betrachtet。 第二版。 Antje Flade 和 Walter Roth。 Hans Huber,2006 年。

SA Mind 第 18 卷 第 1 期本文最初以“家的感觉”为标题发表于 SA Mind 第 18 卷 第 1 期 (), p. 70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mind0207-70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