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 |
今天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研究报告称,被称为似鸟龙类的新恐龙化石表明,这些动物的喙非常像现代鸭子的喙。研究结果表明,这些似鸵鸟的恐龙并非像它们的肉食性亲属那样捕猎肉类,而是利用它们的口器从水中过滤小型植物和无脊椎动物。
古生物学家长期以来一直在争论似鸟龙类吃什么。尽管从这些生物身上发现了相对大量的近乎完整的骨骼化石,这些生物与霸王龙和迅猛龙属于同一恐龙类群,但都没有保存下任何软组织结构。因此,研究人员一直无法完全理解这些动物的摄食器官是什么样子以及如何运作。为此,新的化石包含了重要的线索。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这些故事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
纽约市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马克·诺瑞尔和他的同事们研究了代表两种不同似鸟龙类物种的两个标本。其中一个,牛尾似鸡龙 (*Gallimimus bullatus*),是去年在戈壁沙漠发现的。另一个,埃德蒙顿似鸟龙 (*Ornithomimus edmontonicus*),是几年前在加拿大艾伯塔省发现的。对喙的仔细检查显示发现了角蛋白物质的痕迹,很像在鸟类喙中发现的角蛋白。此外,研究人员在牛尾似鸡龙标本(右图)中发现了结构,这些结构与鸭子喙中梳状的“薄片”(lamellae)非常相似,这些薄片使它们能够从水中滤食。
诺瑞尔评论道:“这是我们第一次在恐龙身上看到这种结构。”他补充说,并指出这些恐龙的化石通常出现在代表潮湿环境的岩石中,“这暗示了很多关于某些似鸟龙类生活在哪里以及吃什么的信息。虽然我们不能明确地说它们的摄食行为就像鸭子一样,但它们的喙的精细结构不太可能被用来吃大型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