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子星可能显示 80 年前量子预测的首个证据

偏振光暗示了 1930 年代首次预测的量子现象的存在

从中子星强烈磁场发射出的偏振光暗示着一种名为“真空双折射”的量子效应正在周围的空旷空间中发生。

加入我们的科学爱好者社区!

一种 80 多年前预测的奇怪量子现象最终可能在自然界中被观察到。

1930 年,物理学家 维尔纳·海森堡 和汉斯·海因里希·欧拉预测,非常强大的磁场可以改变真空中光波的极性(其中极性是指光的电场和磁场的方向)。这种效应被称为“真空双折射”,经典物理学并没有预测到。

现在,使用欧洲南方天文台 (ESO) 的甚大望远镜 (VLT) 的科学家表示,他们可能已经在来自中子星的光中观察到了这种效应——中子星是一种具有非常强磁场的天体。[视频:中子星真空双折射的证据


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未来能够继续讲述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


中子星 是宇宙中最致密的天体——根据 NASA 的数据,一汤匙中子星物质在地球上的重量约为 10 亿吨(9 亿公吨)。像太阳这样的“普通”恒星是由其核心的炽热引擎膨胀起来的。但是,当引擎熄灭时,构成恒星的物质可能会坍缩到一个小得多的区域并形成中子星。[中子星是如何工作的(信息图)]

新的研究使用了对中子星 RX J1856.5-3754 的观测,根据 ESO 的一份声明,该中子星距离地球约 400 光年。尽管它是已知离地球最近的中子星之一,但它非常微弱,只有使用 FORS2 VLT 上的仪器 才能观察到它的可见光,根据声明,这“处于当前望远镜技术的极限”。

研究合著者、意大利帕多瓦大学的科学家罗伯托·图罗拉在声明中说,真空双折射“只能在非常强大的磁场中检测到,例如中子星周围的磁场”。

ESO 官员在声明中说,使用 FORS2 仪器探测到的光显示出“显著程度”的线性偏振(“约 16%”),这“很可能是由于真空双折射在 [中子星] 周围的空旷空间区域发生的增强效应”。

在经典物理学中,真空是完全空旷的,但在 量子物理学 中,存在“虚粒子”,它们在太空真空中不断出现和消失。海森堡和欧拉使用一种称为量子电动力学 (QED) 的理论来展示真空的量子特性如何影响光波。

“除非包含 QED 预测的真空双折射效应,否则我们使用 VLT 测量的如此高的线性偏振无法轻易用我们的模型来解释,”研究主要作者、意大利国家天体物理研究所和波兰绿山城大学的科学家罗伯托·米尼亚尼说。

米尼亚尼说:“根据 QED,高度磁化的真空就像光传播的棱镜。”(实际的棱镜会弯曲光线,使其扇形散开并显示其各种波长或颜色,这就是棱镜如何从阳光中产生彩虹的原因。)

作者补充说,更灵敏的下一代望远镜可能具有足够的灵敏度来进行更多测量,以检验真空双折射理论。他们说,未来的观测还应该寻找不同波长的光(例如 X 射线)中的偏振。

版权所有 2016 SPACE.com,Purch 公司。保留所有权利。未经授权,不得发布、广播、改写或重新分发此材料。

© . All rights reserved.